東吳攜手龍頭量化平台:加密貨幣教育從零到英雄新里程

·

簽約現場直擊:虛擬貨幣走進校園

10 月 19 日,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在城中校區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典禮。全球知名量化交易所獨家代理商「派網」首度與大學端深度合作,打造「加密貨幣量化交易」教學與投資競賽生態圈。平台將提供虛擬貨幣及全功能交易後台,讓學生在不動用個人資金的前提下,實際體驗高頻交易策略、網格 AI 與現貨對沖。
此舉不僅回應區塊鏈技術應用課程長期缺乏實盤場景的痛點,更為「Z 世代投資」建立低風險、高仿真的學習場域。

三大核心計畫一次看

1. 量化交易實驗室

2. 區塊鏈技術應用工作坊

從比特幣底層原理到 DeFi 借貸協議,採「任務式」教學:

3. 「數位貨幣之基礎概念與實務應用」通識課

下學期正式開課,零學分門檻、全校選修。課程跳脫單向授課,以案例導向帶你完成:

校內外觀點:為什麼現在就該學?

校長觀點:風險意識與校友回饋並重

潘維大校長以派網創辦人、東吳政治系校友吳德威為例:「高風險高報酬」並非鼓勵盲目冒險,而是提示「做足研究、設定停損」。他亦期許學生未來壯大後,循學長模式回饋母校,形成永續人才培育圈。

派網創辦人對 Z 世代的觀察

吳德威指出,出生於手機原生年代的 Z 世代,好奇心爆棚卻常被現實擠壓:高房價、高通膨。加密貨幣市場 24 小時交易、門檻低,恰好給了「用技術翻轉財務焦慮」的破口。派網將長期挹注虛擬資本金,讓學生能用「虧得起」的錢,換取真實市場閱歷。
他更直言:「知識普及才能讓區塊鏈技術應用真正落地,否則創新只是少數人的遊戲。」

商學院與金融科技中心:補齊缺口的契機

傅祖壇院長坦言,過去學院課程偏重「傳統金融創新」;如今比特幣已成投資顯學,加密貨幣交易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定價模型、流動性管理,正是軟肋。
詹芳書主任補充:「許多新金融商品沒價格天花板,未來的難題是『如何定價』」。本次產學合作將導入企業級「Know-How」,縮短產學落差。

歐素華執行長則把焦點拉回「從 zero to hero」教育宗旨,透過「ABC」循序漸進 —— AI 機器人理財、Blockchain、Coin —— 陪伴學生披荊斬棘,真正打造「數位金融英雄之路」。

實際成效預估

根據內部試點班數據——

FAQ:讀到這裡,你一定想知道的 5 件事

Q1:這種合作會不會鼓勵學生賭博?
A:所有資金均為虛擬代幣,盈虧僅反映在排行榜。專業導師會同步進行風險教育與心理建設,確保「娛樂不變質」。

Q2:不會寫程式也能參加嗎?
A:可以。課程設計從零開始,提供圖形化策略模組,拖拉即可生成量化機器人。

Q3:結業後能否把學習歷程放上履歷?
A:通過實盤考核可取得「東吳 × 派網聯合認證」數位徽章,LinkedIn 可直接展示。

Q4:會不會涉入政策灰色地帶?
A:教學採模擬盤,平台也完成必要資安與洗錢防制審查,教育目的明確且合規。

Q5:未來是否開放其他系所?
A:下一階段預計擴大與資管系、法律系合作,進一步探討「智能合約法規」與「數位資產監管」。敬請鎖定校內選課公告。

👉 想提早布局職場競爭力?搶先看下一波跨領域人才怎麼煉成。

下一步:課程開放與徵選流程

  1.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 11 月 15 日止。
  2. 資格:本校學生(不限科系、年級),需先完成 30 分鐘線上測驗。
  3. 錄取:80 名,優先錄取通過金融科技證照(AWS、CFA L1、FGT 任何一項)者。
  4. 時程:11 月 20 日起連續 8 週,每週二 18:30–21:30,實體+同步線上直播。

結語

東吳大學與派網的合作,把「高風險金融市場」轉化為「可控制、可回溯、可檢視」的學習實驗室,為全台首創的加密貨幣量化交易教育示範。
不管你是程式小白還是進階玩家,只要對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應用與 Z 世代投資議題有一絲好奇,都能在此找到入場券。下一波「數位金融英雄」或許就從這裡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