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公司再购 4,020 枚比特币,总持仓已突破 58 万枚

·

核心要点快速扫描


一周豪掷 4.271 亿,行情节奏再加速

智谋公司(Strategy Inc.,前身为 MicroStrategy)在 2025 年 5 月 19 日至 25 日期间,以 分批次、严格执行价区 的方式完成 4,020 枚比特币扫货。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其 比特币收益率(BTC Yield) 已跑出 16.8% 的年内成绩,创下公开上市企业中的最快增速之一。

“我们继续把现金流、债务工具以及股权募集资金转向唯一的目标资产——比特币。这是对公司长期股东回报最大化的笃定。”
—— Strategy 官方推文

回顾过去 30 天,智谋公司已经多次出手:

高频增持背后,是一套比特币成本阶梯化的资金打法:用可转债、ATM 增发、优先票据等多元工具锁定低价筹码,再用未来现金流逐步回补债务利息。如此循环扩张,使得 比特币持仓规模 遥遥领先其余上市公司,遥遥领先 MARA HoldingsMetaplanet 等“追赶者”。


持仓剖析:580,250 枚 BTC 背后的三道防线

1. 成本结构依旧安全垫高厚

智谋公司的总成本 69,979 美元/枚 看似高于 2024 年熊市低点,但如果把 美元贬值速率 + 企业融资利率 计算在内,其 实际对冲后成本 已回到 55,000–60,000 美元区间,进一步压缩回撤空间。

2. 未实现浮盈仍超 80 亿美元

即便 5 月下旬至 6 月初行情出现快速波动,比特币价格(BTC) 只要稳在 108,000 美元上方,智谋的未实现浮盈就高达 80+ 亿美元,为企业进一步举债囤币提供了充足的资产负债表缓冲。

3. 未来「弹药」已上膛

公司披露的 “21 亿美元 ATM 增发额度” 只使用了不足 15%,尚有超 17 亿美元融资空间 可以随时投入到比特币收购计划。市场猜测,若 BTC 在接下来的夏季出现 5–8% 级别的回调,智谋很可能再次触发“扫货机制”。


为什么加密扩张反致 MSTR 股价跳水?

历史数据显示,智谋公司比特币收购公告常常短期推高 MSTR 股价,然而这一次却罕见回调。几点原因值得留意:

不过,券商报告普遍维持“跑赢大盘”评级。其逻辑是:随着利率顶部区间逐渐明朗,比特币价格新版高点(111,000+ 美元) 若在第三季度再创新高,MSTR 将在 “资产净值(NAV)溢价 + 杠杆弹性” 双重驱动下重启上涨通道。


场景推演:如果 BTC 再次回撤 10%,智谋会怎么做?

根据链上数据推算,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 顺势补仓:若 BTC 回落到 98,000–100,000 美元区间,公司可能一次性使用 接近 10 亿美元 补仓,把平均成本拉低到 67,500 美元。
  2. 可转债 + ATM 混合发行:以 5–7 年期零息可转债 + ATM 增发 组合方式筹资,大幅降低利息支出。
  3. 借 BTC 衍生品实现空头对冲:使用 CME 期货或 ETF 空头对冲仓位,锁定低价区间并在反弹中解锁收益。

👉 想知道具体策略何时触发?点此紧跟实时数据节拍。


深度对话:关于智谋囤币的常见疑问

Q1:智谋到底囤了多少枚比特币?

A:截至 2025 年 5 月 25 日,持仓 580,250 枚,占当前流通量 约 2.76%,稳坐“全球第一”交椅。

Q2:平均成本 69,979 美元高不高?

A:若扣除美元贬值率(约 3.8%/年)与债务利息摊销,实际对冲后成本约 57,000–60,000 美元。相较现价,安全边际依旧充足。

Q3:公司债务压力会不会拖垮股价?

A:未来三年仅约 12 亿美元到期债务需偿付,而当前未实现浮盈 超过 80 亿美元;资产负债率虽高,但资产流动性好,利息覆盖率仍优秀。

Q4:散户还能“抄作业”吗?

A:若风险承受度低,可考虑 买入 MSTR 股票或 BITO 等 ETF;若想直接拥有比特币,则可采用 固定时间间隔(DCA)阶梯挂单 分批入场,切勿无脑梭哈。

Q5:下一轮减半周期对公司有何影响?

A:2028 年第四次减半后,BTC 日均新增供应将降至约 225 枚。智谋的 “巨型磁铁理论” 认为,届时若需求维持甚至增长,比特币价格将呈指数级跃升,从而放大杠杆效应。

Q6:潜在负面黑天鹅有哪些?

A:监管突袭(如 60% 资本利得税提案)、宏观黑天鹅(系统性流动性冻结)、以及关键托管机构安全事故,都可能引发短期 比特币价格熔断 风险。


写在最后:散户应如何定位自身角色?

智谋公司用 “发债-囤币”飞轮 走出前所未有的企业级比特币投资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照搬高杠杆模式。理性投资者可以参考以下三条主线:

👉 立即开设低风险模拟仓,体验零成本实战演练。


尾声提醒: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目的在于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资产波动巨大,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