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DeFi)如果想在下一轮牛市持续燃爆,必须把“更安全的收益率工具”放在首位。上一轮周期里,无数散户因为临时性损失(impermanent loss, IL)含泪离场,这不仅是个人资产的悲剧,更拖慢了 Crypto 大众化的进程。解决方案并非“劝退”,而是提供结构更稳健的单边流动性供应(SSLP)机制,让普通投资人也能在“不出让全部本金风险”的前提下赚取做市收益。
本指南拆解当前可用的 5 种 SSLP 落地方案,并辅以 FAQs 与工具建议,帮助你第一时间识别、实践、避坑。
现阶段流动性挖矿的 3 大硬伤
- 必须双边质押、100% 承受 IL
传统 AMM 要求 LP 按 1:1 价值比例投放两种资产,市场波动会直接放大亏损。 - 项目方发“内部代币”奖励
奖励虽高,但实际卖出压力极大,一旦卖盘挤兑,LP 手中的治理币容易归零。 - 盲目冲入未知池子
新协议未经审计或缺乏深度,被黑客闪电贷掏空,或被“垃圾币”砸盘,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们需要的既是主动策略(对冲、Delta-Neutral),更是被动、无感、结构安全的武器——SSLP 应运而生。
方法 1 稳定币交易对:1:1 等价大法
关键词:稳定币、1:1、Curve、脱钩风险
- 原理:仅对价值锚定且高相关的资产对,如 USDC/USDT、ETH/WETH、WBTC/renBTC,采用低滑点稳定 AMM(典型如 Curve),理论上接近零 IL。
- 收益来源:对手续费高度敏感的大额套利者与机构 quant 频繁做市,手续费源源不绝。
- 现实雷区:如 stETH、UST 曾出现的脱钩事件提醒 LP——脱钩即黑天鹅。
- 已落地项目:Stargate 仅支持 ETH/USDT/USDC 等“蓝筹”资产;Platypus Finance 用预言机实时监控报价与资金平衡,遇脱钩就暂停交易。
方法 2 原生代币配对:协议兜底,还是协议背锅?
关键词:Bancor、MonoX、Tokemak、治理币抛压
- 玩法:LP 用单一资产质押,协议以自家治理币(BNT、vUNIT、TOKE)配对,出现 IL 时,无限铸币偿还 LP。
风险:IL 一旦 > 手续费利润,铸币补仓=拉盘自家币;但若市况暴跌,币价雪崩,协议反而资不抵债。
- 2022 年 DeFi 恐怖五月,Bancor 就因 ETH、BNT 大跌暂停赎回。
- 生存样本:Tokemak 多设计一层“贿赂”代币效用,LP/投票者靠 Convex 式博弈获得额外收入,结构稍稳。
一句话总结:除非你对治理币长期价值有信仰,否则把兜底都压在别人币价身上,属于“本金软保护”。
方法 3 可定制 IL 防护:把风险定向转移给 DAO
关键词:Rift Finance、DAO 负债、Jump Ratio、75% 保护
- 机制:DAO 以自身代币充当“保险仓库”,LP 只需提供主流资产(如 ETH)。DAO 根据社区设定的 Jump Ratio 先行吸收损失,默认 75% 跌幅内保护 LP 本金。
适用对象:
- 需要深度流动性的早期 DAO,不愿一次性抛售代币。
- 追求低波动的散户 LP,讨厌“暴涨暴跌”的日常心跳。
内部分赃逻辑:
- 先喂饱 ETH 端的基准 APY;
- 再按上限支付给 DAO 端;
- 剩余收益全返 ETH 端,实现双赢。
Rift 开了一个头,未来同类协议将把 IL 定向转移给可变利率债券持有人,犹如利率互换的一键版。
方法 4 预言机+动态集中流动性:不给套利者可乘之机
关键词:Maverick、GooseFX、预言机报价、流动性自动再平衡
- 思路:与其欢迎套利者来平衡价格,不如直接“封杀”他们。
双管齐下:
- 引入链上预言机喂价,单边资金只在最新市场价±窄区间扎营;
- 价格移动即 自动滑轨,资金像蚂蚁搬家一样紧随行情,套利利差趋近于零,LP 无损失。
痛点:
- 预言机依赖主链状态,易受前段运行狙击;
- 中心化喂价本身即是单点风险。
- 改写缺点的方法:采用多预言机、离链报价 + 加签回执,考量时间加权平均价 TWAP,提高抗攻击性。
方法 5 对岸做市:借 LP 资金给专业交易团队
关键词:Hashflow、无抵押借贷、做市避险、CeDeFi
- 做法:LP 把单资产质押进池,协议把资金“出借”给白名单做市商;做市商跨平台对冲,并向 LP 分成订单流和价差利润。
- 实质:等于把 LP 身份切换为“无抵押债主”,和 Clearpool 类似,只是“债主”始终面对中心化/半中心化做市商。
风控要点:
- 必须审计做市商头寸透明度;
- 赔偿基金/熔断机制/做市商质押保证金缺一不可。
- 适用人群:认可专业团队 > 自行管理的用户,愿意牺牲部分去中心化换取零 IL 体验。
常见问题 FAQ
Q1:单边流动性真的零风险?
不是。脱钩、预言机故障、协议治理攻击三件套依旧存在,SSLP 只是将“波动风险”结构化转移或降到最低,绝非无风险。
Q2:如何快速判断协议是否真实实现 SSLP?
看两件事:①入仓阶段是否允许只供应单边资产;②赎回阶段是否可直接取回原资产,若任一环节强制换成对子币,就不是真实 SSLP。
Q3:稳定币对年化低到 2% – 3%,还值得冲?
对比银行活期不足 1% 且隐藏通胀的概念,美债年化 4% – 5% 的链上影子版本已经香到不行,尤其适合熊市囤息。
Q4:是否需要自带对冲工具?
对普通散户,一站式内置计算器 + 强制锁仓的协议更友好;专业玩家可关注 Delta-Neutral 期权池辅助对冲。
Q5:未来会不会所有 AMM 都用 SSLP?
大概率呈现“双轨制”:双边池继续服务高频 & 创新型长尾巴资产;单边池抢占主流资产的安全理财份额。
写在最后的 checklist
- 先把收益和亏损时间画出来:用 IL 投影器模拟不同波动率下盈亏翻转点,设闹钟到期提醒。
- 定期 repo 检查:审查池子的 TVL 占比、交易笔数、新币流入速率,异常即撤。
- 别一次性 All in 单一协议:组合 2–3 条不同技术路线的 SSLP,分散协议、资产、时间轴。
单边流动性供应的下一程,是“链上理财账户”——当 IL 不再是噩梦,散户将真正迎来低风险、稳收益的 DeFi 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