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已有 5.62亿人 拥有数字资产,占世界总人口的 6.8%。亚洲地区增速最快,持币人数在短短一年间激增 21.8%,显现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正在加速升级。
核心数据速览
- 全球总量:5.62亿人
- 全球占比:6.8%
- 较上年增长:+33.8%(2023年为4.2亿)
增长贡献最大的两大区域
- 亚洲:3.268亿人(+21.8%)
- 北美:7,220万人(+38.6%)
区域拆解:谁在推高全球加密货币用户增长?
1 亚洲——增速稳健,规模最大
- 持币人数:3.268亿,占亚洲人口约 7.3%
主要驱动力
- 普惠金融需求强烈,移动钱包普及
- 区块链游戏、NFT与跨境支付场景拓宽
- 宏观政策上兼顾合规与创新(如新加坡、香港、日本陆续发放牌照)
2 北美——增长最快的成熟市场
- 持币人数:7,220万,占北美人口约 19.7%
主要驱动力
- 现货比特币ETF正式上线,机构资金加速入场
- 美加银行开放散户加密托管与实时购买服务
- 投资者教育深入:大学课程、在线学院、社群 AMA 活动频繁
3 其他值得关注的区域
- 欧洲:4,680万人,合规交易平台带动散户增量
- 非洲:3,890万人,数字美元稳定币成为本币波动“避风港”
- 拉美:2,150万人,汇款与跨境采购需求强劲
加密货币用户为何井喷?
- 基础设施完善:全球超过 200 条主链、数千家交易所基础设施迭代,链上交易手续费显著下降。
- 叙事升级:从早期“炒币”升级为“资产数字化”“支付代币”“价值储藏”三重身份并行。
- 投资门槛降低:1 美元即可参与的分割交易功能,让散户轻松开启资产配置。
- 合规加速:MiCA、新加坡金管局新规、香港 VASP 牌照等多区域监管框架,为散户提供安全感。
数据背后:给投资者的三条启示
- 亚洲仍是主战场:亚洲板块人群基数大、支付场景多元,创业公司可优先在此测试产品市场契合度。
- 北美适合机构级布局:ETF、期权、养老基金正逐步把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新兴资管机构可率先布局“合规+托管”赛道。
- 精细化运营:用户不再局限于“买币希望暴涨”的单一需求,而是渴望教育、理财、支付、信贷等一站式数字资产生态。
加密货币用户增长的常见问题(FAQ)
- 增长速度会放缓吗?
不会立即放缓。调研机构 Triple A 指出,2025 年用户数仍将保持 25%~30% 的复合年增长率,主要增量来自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移动端用户。 普通人如何安全入门?
先做三件事:- 选持牌交易所能直接出入金;
- 设置 Google 验证器+冷钱包双因子;
- 把首笔资金限定在个人流动资产 5% 以内。
- 亚洲用户最看中的功能是什么?
交易手续费低廉、实时客服及本地化法币通道(如港币、日元、韩元、泰铢)在同一 App 内完成。 - 北美 ETF 通过后对散户有何影响?
ETF 提供“合规可信敞口”,降低老人、妇女和风险厌恶型散户入场门槛,大量401(k)养老金计划开始允许配置 1%~5% 的比特币 ETF。 - 政策风险如何评估?
“沙盒”监管已成全球趋势,初创企业可在泰国、阿联酋、巴哈马等政策友好地区先跑通商业模型,再反向登陆更严苛的市场。 下一轮将爆发在哪类资产?
机构观点分化:- 稳定币支付生态(美元主导的 USDC、亚洲本地化的 HKDC)
-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债券、国库券)
- L2 赛道的 ETH+BTC Rollup 低 Gas 场景
结语:保持警惕,也保持好奇
从“小众极客玩具”到“全球 6.8% 人口资产的组成部分”,加密货币仅用十年完成了传统行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渗透曲线。亚洲的庞大用户基础、北美的制度创新,正在为下一轮牛市续写剧本。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合规、安全、长期主义,仍是穿越周期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