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概览
9 月,RippleNet 悄然更新跨境支付文档,把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多家银行加入「可接收美元」名单。消息一出,加密社区误以为 XRP 被正式用于中港汇款,结果却是一场小小的误读。👉 抢先查看实时行情,第一时间捕捉价格异动!
关键改动:哪些银行出现在名单?
- 中国银行(香港)
- 招商银行
- 工商银行(亚洲)
- 汇丰中国/汇丰香港
- 多家城商行与农村商业银行
上述银行 ID 在「批量付款文件」中可直接调用,简化了美元跨境支付流程,但 绝不涉及 XRP 代币。
澄清误区:XRP≠美元通道
很多人把文档更新等同于「Ripple 开放 XRP 进出香港与内地」。实际上:
- 交易单位仅限美元法币;
- XRP 并未获得在这些银行间清算的授权;
- RippleNet 仍沿用既有「ODL + xRapid」模式,未来何时引入 XRP 仍是未知数。
换言之,这次扩展是传统美元清算网络的扩容,而非加密货币通道的全面铺开。
谁将从中获利?
银行
- 减少美元往来对应账户数量,降低存款准备金占用;
- 通过 RippleNet 实现当日净值结算,缩短交割周期。
企业
- 中小型外贸出口商可锁定更早到账时间,对冲汇率风险;
- 跨境电商可直接使用实名外币账户,跳过第三方支付机构。
投资者
- 跨境支付概念股与持有 Ripple 合作的银行股份可能成为短期热点;
- 关注市场对「XRP被认可」的预期是否会卷土重来。
深度案例:货代企业如何一次操作节省72小时
一家深圳货代过去将美元首付汇往越南干系人时,需:
- 内地银行→代理行→新加坡结算行→越南开户行,手续费 3 次;
- 总计耗时 3~4 个工作日。
更新后路径: 内地合作行 → RippleNet → 越南合作行(美元直汇),耗时仅需 1 小时完成指令发送,当天到账。
价格波动余震:为什么XRP不涨?
- 消息最初被误读,XRP价格一度短线拉升 2.1%,随后回落 0.59 美元;
- 市场发现无实质利好后情绪冷却,周跌幅扩大至 6%;
- 交易量同期下降 12%,投资者对「真消息」仍保持谨慎。
常见问题解答(FAQ)
Q1:未来会否开放XRP全流程?
A:Ripple 官方多次强调「数字资产使用需遵循当地合规」,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短期内不会开放 XRP 用于跨境汇款。
Q2:个人用户能否直接使用名单银行进行美元收款?
A:可以。只要对方企业支持 RippleNet 批量代付功能,个人可到名单银行开立同名外币账户。注意需符合外汇管理要求。
Q3:该功能对内地跨境人民币带来竞争吗?
A:对美元结算带来降本增效,但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有限,二者定位不同而非直接竞争。
Q4:需要额外安装钱包或App吗?
A:不需要。功能由商业银行后台直通,客户只须通过网银或柜台提交批次文件即可。
Q5:手续费比传统 SWIFT 高还是低?
A:多家试点银行透露,单笔手续费可低至 5 美元,综合费用比 SWIFT 便宜约 30%~50%。
Q6:是否意味着美元资本账户管制放松?
A:并不涉及宏观资本账户政策调整,仅为技术层面对现有额度内的美元清算路径优化。
延伸观察
- 合规进程:香港金管局已把 RippleNet 列入「合规沙盒」第一阶段成果展示,未来 12 个月可能推出监管白皮书。
- 产业接口:大厂如蚂蚁链、腾讯云均在测试基于 ILP(Interledger Protocol)的 API,有望接入 Ripple 网络,为企业端提供更轻量的开发模板。
总结
RippleNet 更新中国、香港银行 ID,目前仅限美元清算,对跨境贸易和商业银行是实打实的效率提升;对 XRP 而言,仍需等待监管绿灯带来真刺激。短期价格波动更多由情绪博弈驱动,投资者切忌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