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幅上调加密货币预期
全球头号投行摩根大通在三日发布最新报告称,比特币“显著上行空间尚存”,维持长期理论价 38,000 美元,换算到今天 29,784 美元的现价,潜在涨幅约 28%。报告由包含策略师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的团队撰写,强调市场对数字资产的空间仍被低估。
过去四周的加密市场回调更像一次深度杀跌式的出清,与去年年初的震荡不同,现阶段我们愈发看到比特币及整个加密板块的上涨可能。
在加密寒冬中持续承压的比特币,过去 30 天回撤近 25%,相对其他风险资产的跌幅更深。摩根大通认为,这正凸显出 低吸核心加密资产 的时机已经打开。
该投行同时提醒,若以更长线计算,其理论模型里比特币 150,000 美元的终极价格依旧稳固——若宏观环境转向温和,BTC 将迎来数倍级扩张。
加密货币升至“首选另类资产”,房产让位
摩根大通在另一份持仓建议中明确,将房地产从“优先配置”品类剔除,升级为“数字资产 + 对冲基金”双轮驱动的配置策略。背后推手有三:
- 全球房贷利率飙升:压抑购房现金流,房价高位却缺乏后续买盘。
- 高流动性需求:加密市场 7×24 交易,相比房产在急需头寸时具备更灵活周转。
- 估值重置后的修复弹性:本轮崩跌后,主流加密货币相比房地产折价幅度更大,向上修复确定性更高。
报告数据表明, 4 月以来房地产信托平均跌幅仅个位数,而比特币、以太坊回撤超过 25%,暗示加密市场的 “超额风险释放” 更加彻底。摩根大通策略师由此提出:
我们将 数字资产 与 对冲基金并列为当下首选另类资产;房地产因流动性及杠杆成本过高,短期内调降权重。
市场巨震背后:风投并未退场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 Terra/Luna 的崩盘还是 UST 的滑铁卢,对散户情绪打击肉眼可见,而机构级资金依旧保持热情。就在摩根大通报告发布当天,硅谷著名风投 Andreessen Horowitz(a16z)宣布募资 45 亿美元成立第四期加密基金。这一信号强化了策略师的观点:加密行业持续得到大型资本背书,其基础设施与创新跑道仍在高速扩张。
此外,链上数据显示,尽管价格回落,比特币活跃地址数与长期持仓(>1 年未动 BTC)均稳中有升,说明 “信仰玩家” 并未离场。结合机构持仓悄然提高,本轮出清更像是优质资产与投机泡沫的 分层 过程,而非全赛道塌方。
实战建议:如何把握比特币复苏节奏
面对潜在 28% 的短期反弹与数倍的长期空间,个人投资者可从三大维度布局。
1. 时间维度:抓住宏观拐点
盯住美联储加息节奏与美元指数 DXY,宏观风向一旦转鸽,加密货币往往率先反映,3–6 周内即可启动急升。
2. 仓位管理:“核心-卫星” 模式
- 核心:60% 配置比特币、以太坊,七月底之前每跌 8% 做一次加仓。
- 卫星:25% 参与具备真实收入的 DeFi蓝筹或Layer2龙头,乘势放大收益。
- 剩余 15% 做备兑策略,通过卖出现金担保认沽或备兑看涨,赚取期权费以平滑波动。
3. 风险控制:铁律止损
加密市场波幅可达股票的三倍。单笔回撤超过 20%,立刻砍掉 1/3 仓位,防止连环踩踏。
FAQ:摩根大通为何看好比特币
Q1:摩根大通为何把 38,000 美元定为短期目标?
A:该行采用“生产成本+机构吸纳速度”双因子模型,结合现货 ETF 获批概率上调,综合推演出 38,000 美元是当前合理估值中值。
Q2:房地产真的被彻底放弃了吗?
A:并不是“零配置”,而是权重下调至标配。该银行认为 2025 年前房价年化增速难突破 2%,远不如加密货币的 β 收益。
Q3:比特币 150,000 美元长期目标何以支撑?
A:模型假设全球黄金 ETF 资金的 10% 流入比特币 ETF,对应增量资金约 2,000 亿美元,即可推升 BTC 单价重估至 150,000 美元区间。
Q4:普通投资者会被机构“割韭菜”吗?
A:从大周期看,比特币价格遵循“四年减半—流动性扩张”规律。只要控制杠杆、分批建仓,依然能在机构推高过程中共享红利。
Q5:现在入场会不会太高?
A:当前价格仍处十年上涨通道的下轨附近,低于过往周期牛市半途中位线,相对风险回报比优于 2021 年 11 月高点附近。
无论是短线博弈 28% 的向上空间,还是长线押注 150,000 美元的宏观浪漫,加密市场都已向所有参与者敞开大门。愿你在下一轮周期里,手中有币、心中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