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值得重点关注的12大公链(Layer 1)加密货币

·

随着加密赛道持续演进,Layer 1 公链正在成为整个区块链生态的「地基」。本文精选 12 条具备领先技术、社区热度与市场潜力的 Layer 1 项目——涵盖比特币、以太坊、XRP、XLM 等广为熟知的名字,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它们的差异、优势及未来可能的增长机会。

为什么先关注 Layer 1 公链?

在区块链世界中,Layer 1 定义了底层的共识、安全与性能。无论 DeFi、NFT、GameFi 还是元宇宙,最终都必须运行在某条高效且去中心化的「主网」之上。正因如此,一旦某条公链在技术或生态上取得关键突破,其原生代币往往同步受益。

以下名单不仅聚焦市值前十的龙头,也兼顾了近一年增速突出、社区活跃的「后起之秀」。对于希望系统性布局加密资产的朋友,可将本篇作为快速启动指南。

值得长期跟踪的 12 条 Layer 1 公链

1. 比特币(BTC):数字黄金与价值锚

关键词:PoW、稀缺性、减半行情、价值存储
作为历史上第一条区块链,比特币的 2100 万枚总量与 2024 年最新「减半」机制,持续强化其「数字黄金」的稀缺叙事。机构与主权基金入局意愿不减,使得 BTC 兼具避险与通胀对冲双重属性。

2. 以太坊(ETH):全球最大 dApp 引擎

关键词:PoS、智能合约、DeFi、NFT、EIP-4844
在 2022 年完成「合并」后,ETH 能耗暴跌近 99%,交易量、质押率、生态 TVL 均维持领先。预计 2025 年上线的「分片升级」将进一步降低 Gas 费用,驱动更多金融与游戏应用落地。

3. Solana(SOL):高速低费的新贵

关键词:PoH、高能效、GameFi、并行交易
实测峰值 65,000+ TPS 与亚秒级确认速度,让 Solana 成为高性能游戏、实时交易应用的理想环境。2024 年推出的「Firedancer」客户端计划将把节点扩展效率再提升 10 倍。

4. BNB:巨型交易所生态原点

关键词:双链架构、燃气费折扣、自动销毁
BNB 既是 BNB Chain 的 gas token,也在季度销毁与 Launchpad 场景中承担价值捕获角色。2025 年新推出的「侧链弹性扩容」将让更多企业级应用在保持合规的同时享受去中心化。

5. Ripple(XRP):跨境支付「推土机」

关键词:RTXP、央行合作、即时清算、低费用
XRP 的秒级结算能力已被多家国际银行用于替代传统 SWIFT 通道。近年 Ripple 在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上动作频繁,增强其在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出牌概率。

6. Cosmos(ATOM):万链互联的「区块链互联网」

关键词:IBC、模块化架构、跨链安全
借助跨链通信协议(IBC),Cosmos 已链接 50+ 公链,实现真正「多链资产任意流动」。2025 年的 跨链安全 v2 将进一步降低新项目启动成本,对小型公链尤为友好。

7. Avalanche(AVAX):雪崩共识的「垂直扩容」

关键词:Subnet、EVM 兼容、亚洲游戏圈
通过「Subnet」子网机制,任何团队都能在 AVAX 上创建专属链,并按需调整验证者集。近期陆续迁移过来的日韩链游为网络带来持续通胀消耗场景,利于 AVAX 通证燃烧。

8. Cronos(CRO):背靠顶级流量入口

关键词:Crypto.com 生态、EVM 兼容、企业级 DApp
虽然低调,但凭借 Crypto.com 4,000 万用户的基本盘,Cronos 的 TVL 已进入全球前十。开发者激励基金正引导首批合规支付 DApp 登陆,填补传统金融与 DeFi 之间的鸿沟。

9. Stellar(XLM):普惠金融「专用通道」

关键词:锚定资产、MoneyGram 合作、CBDC
与 Ripple 侧重点不同,XLM 主打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小额、高频跨境转账。通过与 IBM、MoneyGram 的合作,XLM 已成为拉美、非洲等地汇款热门通道。近期宣布支持「USDC 原生发行」,为稳定币场景再添一把火。

10. Polkadot(DOT):中继链「万能插座」

关键词:平行链、Substrate、异构跨链
在 28 个月插槽拍卖完成后,已有 40+ 平行链接入 DOT 中继链。2025 年开启的「异步支持」升级,将把平行链区块时间缩短 6 倍,提升整体网络吞吐量。

11. Kaspa(KAS):PoW「极速链」

关键词:GhostDAG、去中心化 ASIC、秒级确认
基于 GhostDAG 结构的 Kaspa 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前提下,实现秒级最终性。其区块奖励每 30 天线性递减,为长尾矿工保留生存空间,对 PoW 信仰者极具吸引力。

12. Sei(SEI):纯为交易而生的「新一代专链」

关键词:订单簿并行、链上撮合、亚秒级终结
上线仅一年,代币涨幅 34×,日订单量稳居衍生品链前列。通过「Twin-Turbo」共识,Sei 让传统 CEX 级的撮合逻辑首次落地链上,进一步打通专业交易者和链上流动性。

FAQ:关于 Layer 1 的几大疑问

Q1:怎样的 Layer 1 公链才称得上“前景可期”?
A:核心看「技术可扩展性 + 生态完善度 + 代币经济模型」。三者兼具时,公链才能既保持高性能,又能让代币持续捕获价值。

Q2:BTC、ETH 这么贵,还能上车吗?
A:可通过「定期定额」分批入场,或考虑关联度高的 Layer 2、ETF 等衍生品间接拥有敞口,降低单一节点风险。

Q3:投资新公链最应该注意的前提?
A:先确认团队背景、代码开源程度、社区活跃度,以及真实的 TVL 与用户活跃数据,避免被「冷启动补贴」扭曲的 TVL 欺骗。

Q4:跨链桥安全问题频发,是否还应该跨链?
A:选择与原生 Layer 1 深度集成、由多签或去中心化验证者集管理的原生桥(如 IBC、XCM、LayerZero),将安全系数拉满。

Q5:为什么 Layer 2 不是替代,而是“补充”?
A:Layer 2 提供速度和费率的优化,但必须依赖 Layer 1 的安全性。二者更像是高速公路与高速收费站的关系,不可分割。

Q6:如何判断 2025 年的小市值黑马?
A:注意观察「链上真实活跃地址周环比增长 + 开发工具包 SDK 下载量 + 官方孵化基金动向」,这三项指标往往比喊单更具说服力。

给投资者的两点实操建议

  1. 养成链上数据分析习惯:TokenTerminal、Artemis、DefiLlama 等数据平台,可帮助你实时跟踪各 Layer 1 的收入、手续费与活跃用户。
  2. 善用「质押收益」滚雪球:多数 Layer 1(如 ETH、AVAX、DOT)现已支持委托质押。把闲置山寨转入质押池,在博取涨幅的同时赚取 5–15% 年化收益,一举两得。

👉 想一键对比主流 Layer 1 质押收益与实际锁仓量?速览专业数据仪表盘

未来展望:两层结构的再平衡

随着 Rollup-as-a-Service、模块化区块链逐渐成熟,2025 年的叙事不再是「单体链」与「多链宇宙」对立,而是 「高性能单体 + 高性能模块化 fabric」并存。换句话说,看好一条 Layer 1 并非否认另一条 Layer 2,而是用互补视角捕捉全栈机会。

如果你偏好「懒人组合」,可直接持有 ETH、SOL 等龙一、龙二;若想要「以小博大」,关注 Kaspa 的矿工生态、Sei 的交易衍生品创新,可能是超额收益的突破口。

👉 零门槛体验 20,000 TPS 级高性能链,3 步完成首次转账

无论你是技术极客、价值投资者,还是纯粹好奇的旁观者,Layer 1 的世界正以周为单位写进新的篇章。祝你在 2025 年的链上冒险,既收获见识,也收获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