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稳定币市场仍保持 20% 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美元稳定币总市值已逼近 4,000 亿。与三年前的混沌不同,监管路径已日趋明朗,《GENIUS Act》正式生效为“合规美元稳定币”扫清了天花板。USDC 稳居第二把交椅,却进入“厂牌”瓶颈:从谁都可以发行的「联盟时代」过渡到「单发行人」时代,Circle 独揽铸币权,Coinbase 仅靠 3% 股权和一条高收益分成条款分得一杯羹。看似躺赢的 Coinbase,真的稳赚吗?本文拆解两者七年谈判史、现实裂隙与未来估值,带你读懂稳定币真实博弈。
一、七年协议路线图:从平起平坐到不平的 50:50
2018–2023Q2:Centre 联盟的双巨头剧本
Circle 与 Coinbase 各自 50% 投票权,新铸 USDC 按“发行量+托管量”加权分账,Coinbase 躺拿约 20%-40% 利息分成。表面平等,实际已出现倾斜:Circle 贡献 95%+ 发行,Coinbase 给到的是“高合规渠道”——美国千万级散户的流量入口。
2023Q3–2024Q4:惊险一跃
硅谷银行黑天鹅事件让 USDC 风险定价一度脱锚 12%。为了稳定信心,Circle 以 3% 股权 + 霸王条款 置换 Coinbase 手中 50% 发行权。自此:
- 发行权 100% 归 Circle。
- Coinbase 仍永久享有 所有非双方自营 USDC 产生利息的 50% 分成。
- 合作期 3 年,2026 年首次到期,可再续 3 年,但任何一方若想变更,就可能触发“主观违约”。
换言之,Coinbase 在 没有控股 Circle 的前提下,拿到了“大而不倒”的分红比例:用 16% 的 USDC 资产份额,稳揽 50% 以上的利息分成。风险敞口随之埋下。
2024Q4 至今:第三方入局,裂缝放大
Binance 被官方“拉进来”做伙伴,Circle 仅按 40%-90% 的打折无风险利率 给其分成,远低于 Coinbase 的 50% 纯粹分红。悖论在于:Binance 的交易量 > Coinbase,却拿更低的激励——这是 补贴战前夜 的信号。一旦成熟,超额分成约定随时可能被撕毁。
👉 想知道 USDC 协议还能续多久?一个 clause 可能颠覆估值
二、不平衡的分成:它有多危险?
用一句话总结:当 USDC 规模够大,Circle 不介意付违约金也要改条款。
回顾 2023 的条款,本质是一次 对价格敏感的短期信心抢救。USDC TVL < 300 亿时,分出去 50% 利息,绝对金额不高;但 2030 年若 USDC 冲到 5,000–7,000 亿,50% 分成意味着每年割走 数十亿纯利润。Circle 管理层不会长期接受“外资抽血”。
可能的博弈路径:
- 续约条款枪口:Coinbase 若不同意 Circle 的新分配方案,Circle 可触发“主观违约”迫使 2026 后不续。
- 回购股权:Circle 上市成功后低价融资,反向回购 Coinbase 手里 3% 股权,同时取消霸王条款。
- 多场景排挤:Circle 直接对接 DeFi 前端、支付网关、钱包厂商,不再提供溢价分成,把利润留在生态内。
这意味着,Coinbase 2025 年的估值,不能把“永久 50% 分成”当长期模型;折现现金流必须逐年下调分成比。而这恰恰被市场低估。
三、谁的终局弹性更大?
Coinbase:打地基的人设优势
- 交易账:2025 年现货费率已从 0.6% 行业高价下调至 0.35%,2018 年散户费率峰值锐减 80%,但仍高于美股券商。未来靠高存款 AUM 与衍生品拉量增收。
- 托管与质押:机构渗透率提升到 70%,质抵押率增速放缓,但托管费率稳在 0.15%-0.18%,毛利仍厚。
- 稳定币:核心假设——2030 年平台托管 USDC 占总量 25%,其中 乐观情景下保留 50% 分成,折现 25× 净利;中性情景下下调到 25% 分成 且用户激励也从 45% 降至 20%,估值腰斩。
综合算下来:Coinbase 2030 年中性估值区间 350–400 亿美金,泡沫溢价不足 30%;若继续高溢价买入,短期估值已在天花板附近。
Circle:大飞轮一旦成型,估值模型“指数级”
- 收入锚点:仍依赖 储备资产利息(90 天国库券 4% 无风险利率),成本中 分成给 Coinbase > 55%。
- 毛利反转:只要把分成占总收入比重从 55% 降到 通用的 30%,毛利率即可从 40% 直接跳到 70%+。
估值情景:
- 保守:维持旧分成,2030 年净利 10 亿 × 25× P/E = 250 亿。
- 乐观:改分成、建立支付场景,净利 80 亿 × 30× P/E = 2,400 亿。
因此,长周期看 Circle 弹性 远高于 Coinbase,但前提是要经历一次 利益重新切割之战——而时间窗口,就在 2026 续约节点。
FAQ:三分钟搞懂 USDC 博弈
Q1:既然分成协议 2026 才到期,为何当下就讨论变更?
A:资本市场通常会提前 12–18 个月 计价预期。Circle IPO 刚在 2025 Q2 完成,二级市场已把“潜在降分成”当作核心情景,越早研究越能先于市场调整仓位。
Q2:Circle 直接违约不付分成,不怕诉讼?
A:违约成本远小于让利额度。假设 2027 年超额分成是 40 亿净利润,哪怕 Circle 付 5~8 亿“违约和解金”,也净赚 30 亿+;这在资本市场属于“理性损人”,投资人亦乐见毛利正常化。
Q3:如果 USDC 份额后面被 USDT 反超怎么办?
A:USDT 依然受 透明储备压力,美国本土大机构合规采购意愿极低;只要《GENIUS Act》维持高门槛,USDC 的生态护城河仍牢不可破——监管稀缺即流量。
Q4:Coinbase 能否加仓 Circle 到 30% 股权避免被动?
A:可行,但 Circle 当前估值已被二级市场炒到 250 亿+,3% 股权就要 7.5 亿。真拿到 30%,需再付 70~80 亿美金现金对价。Coinbase 现金头寸<50 亿,只能通过增发 CB 股或高息债筹资,资本成本极高。
Q5:对散户投资者,现阶段更推荐看多谁?
A:短期Coinbase顺风(估值未透支,监管红利还可推币价共振);中长期Circle更性感,但须等待折价窗口或 IPO 后情绪杀。建议“核心+卫星”策略:用 Coinbase 打底仓,逢低收集 Circle 备兑仓位。
Q6:USDC 会不会因 CBDC 推出而被官方挤掉?
A:联邦层面 CBDC 最快 2028 后才见雏形;USDC 已锚定于 短期国债,央行若发数字美元,仍需要链上储备池做实时清算。USDC 更像是“大额美元支付现金层的预演”而非替代,角色错位。
结语:2025 不是结局,只是逼空的序幕
稳定币赛道真正的高潮,仍要等 2026 续约条款 落地。Circle 若想挑战华尔街支付业,首先要甩掉长期“利率分成”枷锁;Coinbase 若想继续分享 7,000 亿市值红利,必须在股权或条款上再加码。监管、股权、渠道 的三重博弈,决定了谁能在下一轮泡沫里拿到绝对的 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