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词典:零基础读懂 50 个关键术语

·

从 A 到 Z,新手也能一次看懂常被提起的区块链、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网络用语。本文用通俗语言拆解概念,并穿插案例,帮助你快速建立知识框架。


A–B:地址、区块与比特币

51% 攻击

指某个体或联盟掌控 超过一半的算力,可篡改交易、实现 双重支付,从而破坏网络信任。

地址(Address)

一串公钥哈希字符串,等同于银行卡号。

ASIC 矿机

专为 哈希 运算打造的芯片,能耗远低于 GPU;在 比特币挖矿 领域已是主流机型。

协议分类账(Agreement Ledger)

多方共享且无法篡改的账本,用于 链上投票、供应链溯源或跨境结算——在区块链开发者口中经常简称为“共识账本”。

比特币(Bitcoin)

全球首个去中心化点对点 数字货币,总量固定 2100 万枚,每四年产量减半。其 创世区块 于 2009 年 1 月 3 日出世,里中写着“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被视为对传统金融系统的讽刺。

区块(Block)

打包网络交易的“数据箱子”,每 10 分钟生成一个。区块头包含 区块高度哈希 值与前一区块哈希,确保链条始终环环相扣。

区块链(Blockchain)

由连续 区块 组成的分布式 共享账本,任何人都能运行 节点 获得完整副本。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区块浏览器(Block Explorer)

一款在线工具:输入哈希或地址,即可查看交易详情、确认数、手续费及 区块奖励。新手常用来追踪“钱到底到哪儿了”。

区块奖励(Block Reward)

矿工打包成功的酬劳,由 新生成的比特币 与交易费共同构成。当前每个 区块奖励 为 6.25 BTC,下一次减半预计 2028 年初。

中心化账本(Central Ledger)

银行或支付平台自管的总账,与公开透明的区块链账本形成鲜明对比。


C–H:从共识到哈希

确认(Confirmation)

一次 交易确认 指该笔转账已被写入区块。多数交易所需要 3~6 次 确认 才入账,防止突发的 硬分叉 回滚风险。

共识机制(Consensus)

网络节点判定“哪条链才是真链”的规则。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 是两大阵营。
👉 想搞懂 PoW、PoS 差在哪?这篇文章彻底说明白。

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

基于加密算法的数字资产,比特币、以太币均属此列。官方监管文件一般称之为“虚拟商品”以避免与法币混淆。

加密哈希函数(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

把任意长度输入压缩成 64 位十六进制值的算法。SHA-256 是其代表,改一个字母输出就会面目全非,保障数据完整性与匿名性。

去中心化应用(DApp)

DApp 的核心特征:前端开源、后端运行在 以太坊虚拟机 或其他智能链;资产、逻辑皆托管在 区块链 上,杜绝单点故障。典型的 DApp 场景包括链游、NFT 市场、DeFi 借贷。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把公司写成智能合约,决策由持币人 链上投票 实时执行,无需 CEO、CFO。最成功的案例是 MakerDAO,其治理币 MKR 决定 DAI 稳定币 的参数。

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

可以被许可(联盟链),也可以完全公开(公链);与“必须有 Token”无关,如超级账本项目就没有原生货币。

分布式网络(Distributed Network)

节点遍布全球,任何节点失效都不会影响整体。换句话说是“关掉几台服务器根本无所谓”。

挖矿难度(Difficulty)

系统依据全网算力每 2016 个区块自动调节难度,力求把 10 分钟出块 这一节拍维持不变。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非对称加密的一环:私钥签名、公钥验证,确保“这笔钱是我的”且“交易不可抵赖”。


I–N:智能合约与挖矿那些事

双重支付(Double Spending)

一枚币在同一区块里付了两次——在不安全的链里并不少见,因此大交易所都会等 足够确认数 才放行。

以太坊(Ethereum)

V 神在 2015 年发起的第二代区块链,特色是图灵完备的 智能合约。从 DeFi 到 NFT,几乎所有新玩法都先在 以太坊网络 上演。

以太坊虚拟机(EVM)

沙盒化运行环境,任何人可把代码编译成字节码后部署上链;其 Gas 计量系统 防止死循环导致网络卡顿。

分叉(Fork)

软件版本升级,可分 软分叉(向下兼容)与 硬分叉(新旧互不相认)。比特币现金(BCH)就是由 BTC 硬分叉 而来。

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

任何区块链的“第 0 区块”,高度恒为 0;比特币创世区块 奖励 50 BTC,虽无法花费却具有象征意义。

哈希(Hash)

对交易打包后生成的“指纹”。如果你想约会区块链,请先理解 哈希算法——它是信任之锚。

哈希率(Hashrate)

衡量 挖矿算力 的单位,常以 EH/s(10¹⁸ 次哈希/秒)记。全网 算力越高,意味着攻破网络的 51% 攻击成本越恐怖。

混合共识(Hybrid PoS/PoW)

早期以 工作量证明(PoW) 保障安全,区块成熟后让 权益证明(PoS) 接棒,兼顾能耗与去中心化。👉 一文读懂混合共识的运行秘籍

挖矿(Mining)

用算力解 POW 题目,争取记账权并拿到 区块奖励。按当前电价与 BTC 市价,专业化 矿场 才能盈利。

多重签名(Multisig)

一把锁需要 N 把钥匙才能打开,例如 2/3 钱包:即使一台手机丢了仍能保证资金安全。

节点(Node)

运行钱包或挖矿软件的电脑/服务器。简单全节点 ≈ 500 GB 以上硬盘,但一旦同步完成即可强势提升网络韧性。


O–Z:预言机与链上治理

预言机(Oracle)

把现实数据搬进链上的“接口”。例如 A 股市场价格、体育赛果、物联网温度传感器数值,都可由 预言机 喂给智能合约。


FAQ:日常最常被问到的 5 个问题

Q1:比特币和区块链有什么区别?

A:区块链是底层技术,比特币是基于该技术的第一款应用;类似 TCP/IP 与 Email 的关系。

Q2:挖矿还能赚钱吗?

A:取决于电价、币价与设备折旧。若电价低于 0.3 元/度,且使用最新一代 ASIC 矿机,净利润率通常在 20%–40%。

Q3:交易手续费会越来越高吗?

A:扩容方案(如 隔离见证、闪电网络、Rollup)可以缓解拥堵。二层网络 将成为日常小额支付的主力。

Q4:私钥丢失就真的找不回币了吗?

A:除非有 助记词多重签名 方案做备份;否则永久失去控制权私钥,永远锁库。

Q5:什么叫“去中心化金融(DeFi)”?

A:把传统银行功能——借贷、交易、保险——搬到链上,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开源透明且不需中间人。


结语
掌握上述 50+ 区块链术语,你就能顺畅阅读白皮书、看懂项目路演,甚至自己部署 DApp 或参与 治理投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记得持续更新知识库,用 区块浏览器 追踪最新链上动态——信息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