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再发警报:比特币基本面仍显疲弱,为何市场却难有回头?

·

市场概况:涨幅背后的隐忧

自 2025 年伊始,比特币价格(BTC)在 1 万~1.1 万美元区间横盘,年初至今微涨不到 0.2%。表面看来,这与 2023 年全年 157% 的飙升形成鲜明对比;瑞银在其最新加密货币展望中指出,“比特币的基本面疲软本质并未因价格短期震荡而改观”,这句简短断言迅速登上热搜。👈
👉 点击查看为何大户依然谨慎布局这一资产

政策暖风?还是“预期兑现”陷阱?

美国 SEC 批准首批现货比特币 ETF,无疑降低了机构准入门槛,也提高了数字资产托管的合规性。通常情况下,政策宽松会被视作利多,但瑞银提醒:

因此,SEC“开绿灯”更像一次情绪降温器,而非新一轮牛市的点火器。

关键词提示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现货 ETF、流动性缺口、价格提前计价

真实场景应用:加密货币的“支付尴尬”

不少投资者将比特币类比于“数字黄金”,期待其同时具备保值与支付功能。然而瑞银列举的企业调研数据并不乐观:

换言之,比特币距离成为真正的交换媒介仍横亘技术和合规两座大山。

高波动率:收益放大器还是财富粉碎机?

根据瑞银资产组合实验室测算——同样一份 60%/40%(股票/债券)的平衡型配置,如果抽走 5% 的久期债基换成比特币:

数字背后透露的核心信息是:比特币对波动性的贡献远超分散效果;其与美股 90 日滚动相关系数,2024 年底一度逼近 0.65,创下三年高位,“数字黄金”的避险叙事阶段性失效。

可持续性问题:能耗争议再掀波澜

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最新模型显示,比特币全网年化耗电量已重回 140 TWh,超过瑞典全年用电量;当价格突破 10 万美元,算力竞赛将指数级加剧。环保机构每日都在更新对矿池碳排放的质疑,ESG 基金更是在内部黑名单上加上 BTC 代码。瑞银直言:

“任何把可持续性纳入评级的全球资金池,都会因能耗问题而下调比特币头寸权重。”

在此语境下,比特币长期吸引机构增量资金的能力仍是未知数

关键词提示

碳排放、算力竞赛、ESG 资产池、可持续性风险

实战案例:矿企财报透露寒意

2025年 Q1 财报显示,上市矿企 Marathon、CleanSpark 虽营收同比增长 70% 以上,但其现金流转正依赖币价维持 9.5 万美元以上;若跌破 8.5 万,公司将以 25% 折扣的市场价抛售储备币支付电费、贷款利息。二级市场已开始交易“矿企破产概率曲线”,这又为比特币底层估值提供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展望与投资建议:三区间框架

综合瑞银基线、乐观、悲观三大情景,不妨用以下 三级价格区间 辅助思考:

投资者宜根据自身风险预算,对仓位进行 阶梯式分批布局,避免单笔重仓。👈
👉 获取实时链上长短期成本分布工具

常见问题(FAQ)

Q1:ETF 获批后为何比特币不涨反跌?
A:利好兑现期常伴随“卖事实”操作,叠加部分对冲基金做期现套利,现货短期卖压明显。

Q2:比特币还能分散投资组合风险吗?
A:在风险资产普涨阶段,加密资产与纳斯达克相关系数偏高;分散作用有限,需等待避险情绪回归后才显价值。

Q3:白俄罗斯、阿根廷等地限电政策会影响算力吗?
A:全球算力排名前五的矿池若被动迁移,短期或导致出块时间延长,增加链上拥堵费用,助推价格波动。

Q4:个人投资者如何评估比特币的“公允价”?
A:可关注链上活跃地址增长率、矿工成本底价、ETF 日净申赎量三大先行指标,结合美债实际利率综合判断。

Q5:为何部分企业仍把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
A:抗通胀叙事尚未被证伪,且能提升公司品牌“科技属性”,但代价是财报波动率几何级扩大。

Q6:减产后矿工收入骤减,会不会集中抛售?
A:多数上市矿企已签订托管电价长约,可缓冲收入下滑;但高杠杆中小矿场仍可能被迫出售库存币,引发短时抛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