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重返4000美元:生态基本面能否持续推高价格?

·

在经历了四月和八月两轮震荡之后,以太坊(ETH)价格于12月重新触及3900美元上方。对比年初比特币屡创新高的行情,以太似乎“落后”了不少。究竟是哪些催化剂在发挥作用?市场的资金结构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本文带着问题拆分三大主线:流动性拐点、机构回流与DeFi复兴,为你拆解以太坊未来走势的核心驱动力。


1. 三大时间窗口:ETH行情节奏盘点

👉 一键查看ETH实时资金流入曲线,捕捉最佳入场时机

由此可见,前两段的上涨更多是“情绪溢价”,而11月启动的这轮行情,才真正出现了流动性基本面改善+宏观政策预期的双轮驱动。


2. 流动性拐点:ETF的钱到底从哪来?

2.1 养老基金首购ETH ETF

美国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退休系统在三季度首度建仓,金额千万量级,打破了“只买BTC”的传统叙事。机构开始给以太坊贴上长期成长型资产的标签。

2.2 华尔街大行新增配置

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在三季度13F文件中同步披露:比特币仓位环比翻倍,同步加仓ETH现货ETF。高层公开表态:“对以太坊的探索还只是冰山一角”。

2.3 质押意愿达到临界点

Blockworks调研显示,近八成资产管理公司已持有ETH并考虑参与质押。虽然SEC暂不允许ETF进行链上质押,但场外信托、主权基金以及托管行的质押通道已悄然铺陈,只待监管松绑,数据有望快速放量


3. DeFi复兴:不再只是散户狂欢

3.1 稳定币再次狂飙

选举后一个月内,全球稳定币增发250亿美元,总量突破2020亿美元。稳定币=进出DeFi的“汽油”,资产端扩张意味着潜在杠杆与收益耕作需求同步放大。

3.2 黑石牌“BUIDL”带队RWA

三月,黑石与Securitize推出代币化货币基金BUIDL,打响RWA(Real World Assets)第一枪。Apollo、Blackstone陆续跟进,传统资金池不再只满足于国债Curve,而是把目光投向链上收益更高、灵活透传的DeFi赛道。

3.3 Aave的教科书级反弹

Aave为何跑赢?答案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全球资金成本上升后,对链上收益产品的刚性置换


FAQ:读到这里,你可能想问

Q1:ETH现货ETF无法质押,那机构如何解决收益痛点?
A:目前主流做法是OTC质押凭证+收益再分销。例如,某些主权基金通过单独托管信托参与质押,并在场外以凭证形式销给养老组合,既满足合规,又锁定4%左右的无风险收益。

Q2:Solana、BNB也在涨,会不会重演流动性外逃?
A:本次上涨的资金来源与上次不同,大部分源自养老与大学捐赠基金,这类资金以美元计价、低杠杆为核心,对链上用户体验要求并不高,更看重安全性与品牌背书。以太坊的“机构共识”将继续构成护城河。

Q3:Gas费居然走低,链上活跃度为何落后于价格?
A:这和L2扩容有关。二层网络已承载70%以上的交易,导致主网Gas下滑。短期来看反而压低网络销毁量,但长期只要机构方案落地,主网稀缺性回归,Gas仍将呈阶梯式抬升。


4. 宏观松绑:特朗普效应到底多大?

一句话:政策与资金面已形成“戴维斯双击”,足以支撑以太坊世界计算机叙事的第二成长曲线。


5. 世界计算机的再定义:路线之争落幕了吗?

过去半年,关于“Rollup中心路线”“PBS改造”等技术中文社区争吵不断。而今,研究员Jon Charbonneau给出了更清晰的“北极星”:把“世界计算机”作为共同叙事,一如比特币的“数字黄金”

👉 点击阅读以太坊DeFi云资源定价模型深度解析


6. 2025展望:价格之外的三大信号

  1. ETF 单周净流入能否连续维持>5亿美元:若达标,则市场已消化抛压,下一轮拉升阻力更小。
  2. RWA项目TVL>150亿美元:一旦大量国债、信贷资产上链,链上“利率对标”将进一步抬升ETH估值中枢。
  3. 以太坊主网日均Gas回到80 gwei以上:这代表商用需求真正回暖,区块稀缺性兑现,新一轮通缩逻辑启动

迎来下一个十年的“世界计算机”,以太坊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