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日本内阁在周一(3 月 10 日)正式批准《支付服务法》修订案,为“加密经济”释放出明确宽松信号。金融厅(FSA)称,这是2025 年加密立法最重磅的一次调整:经纪板块“减法监管”、稳定币发行门槛降低,实体经济巨头跑步入场。本文围绕加密货币监管改革、稳定币发行、支付服务法、日本政府新政、数字资产合规五大关键词,逐条拆解新法的适用图景与潜在风险。
新规要点速读
本次修订聚焦两条主线:经纪通道与稳定币发行。
1. 加密经纪业务:中介牌照减轻合规成本
- 旧规:凡从事加密资产撮合或撮合服务,须与交易所同一级别取得“第一种加密资产交易业”牌照,资本金门槛 1000 万日元以上,外加完整的反洗钱(AML)体系。
新规:推出“加密中介”子类别——
- 不直接托管用户加密资产即可经营撮合;
- 不要求资本金或内部控制制度与交易所一致;
- 追加义务:需完整披露“介面仅撮合、不负责托管”并接入交易对手白名单。
换言之,电商平台、证券公司只要让用户资产始终停留在受监管的交易所或托管银行,便能以“中介”身份分食加密交易佣金。
2. 稳定币发行:松绑资产抵押篮子
- 旧规:100%活期存款托底,发行商需逐笔向监管部门报送准备金。
新规:
- 可组合配置日本国债与美国国债(剩余期限 ≤90 天);
- 债券比例上限 50%,余下仍需放在日本银行存款;
- 发行商须每月向 FSA 提交资产估值报告,跌破 1:1 价值支撑须 48 小时内补足。
通过引入短端主权债,发行商既能获得利息收益,也能分散流动性集中度,对日元挂钩稳定币(JPYC 等)增量扩张构成实质利好。
制度微调背后的三大逻辑
- 激活二级市场:日本“加密全国交易牌照”已发放 5 张,但高合规成本令多数潜在玩家望而却步。中介路径等于额外开辟灰度赛道,把券商、电商流量导流至持牌交易所,提升总盘子。
- 抢位国际枢纽:稳定币监管因 G20 统一口径到 2026 年才会定版。日本率先合规化,为日企承接亚洲日元结算需求创造窗口期。
- 降低银行备付金利息缺口:日本央行负利率时代结束,现金成本抬升而短债收益走高,允许“50% 债券托底”可在合规前提下锁定 2.5% 左右年化息差。
市场反应:玩家版图提前更新
- Mercari:旗下 Mercari Pay 已筹组 30 人加密事业部,6 月起推出“0 手续费”撮合功能,流量借平台 2200 万月活用户。
- SBI Securities:预计 7 月批量导入 500 余种主流代币中介报价,目标客户群锁定高频量化对冲机构。
- Monex Securities(Coincheck 母公司):内部测试“股票转加密资产”通道,拟打通证券账户与去中心化钱包的可视化余额。
值得注意的是,最大交易所 bitFlyer 已表态愿为中介伙伴提供 分级托管 API,共同服务大企业客户。
风险观察与监管留白
- 流动性断链:债券比例提高到 50% 虽可增厚收益,但一旦债市波动或折价危机,发行商必须在 T+2 内补足美元或日元,赎回挤兑风险骤增。
- 中介责任边界:交易所与中介之间的资金挪用责任,尚未在法律层面完全厘清。若交易所被黑,中介平台索赔路径含糊,潜在集体诉讼隐患。
- 境外 JPY 稳定币:信托型或抵押型海外锚定 JPY 稳定币可能借日本中介入口“回输”市场,导致监管套利。
实务操作路线图
想第一时间抢占日本新赛道?建议按下述节奏布局:
法务尽调(3–4 周内)
- 研读 FSA《加密中介指引(征求意见稿)》
- 评估现有 AML 政策,确定“非托管”界面
牌照申请预设(6–8 周)
- 编制商业计划:交易对范围、托管合作方、交易手续费定价
- 就托管 API 安全性与 bitFlyer / Coincheck 达成服务等级协议(SLA)
时间表锁定
- Q2 结束前提交新版“中介业务登记申请表”
- Q3 内测批次交易,Q4 上线主网
👉 立即查看零托管加密业务方案,抢先预约官方材料。(链接直达)
FAQ:6 个最关心的问题一次说清
Q1:中介牌照是否意味着我可以直接发稳定币?
A1:不行。稳定币发行仍在《资金结算法》框架内,需要走“电子支付手段发行”通道,资本金和资产支持要求与经纪业务分离。
Q2:个人能否申请该牌照?
A2:仅限在日本注册的股份公司(株式会社)或持牌金融机构。自然人无法直接申请。
Q3:海外公司如何落地?
A3:必须在日本设立子公司并且在当地开立银行账户。FSA 不接受“对外国主体发放中介牌照”。
Q4:是否允许杠杆交易?
A4:仅撮合现货。合约、杠杆产品仍须保有第一种加密资产交易业牌照。
Q5:投资者资金安全有何保障?
A5:虽然中介不直接托管,但日本交易所需符合冷/热钱包分级管理要求,并将 95% 以上资产放入冷钱包,符合《加密资产存储基准》。
Q6:新法案预计何时生效?
A6:国会大概率 5 月通过,法案拟于 2025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并给予 6 个月过渡期。
总结:制度松绑 ≠ 风险归零
从 2017 年“虚拟货币法”到 2025 年的本轮改革,日本监管层对加密行业的态度从“管住平台”进化到“疏通ghijk接口”。加密货币经纪业务首度被纳入合规快道,既释放出活跃交易量,也把分散在灰色市场的流动性拉回阳光下。对有志于早期参与的机构而言, Browser 深潜布局、与日本银行托管网络深度绑定、构建债券级资产中台将是未来竞争核心。
但如所有金融创新,当杠杆放松,回撤空间同时放大。新规生效前三件事:合规、风控、用户教育。早一步下好棋,才不至于在下一轮市场黑天鹅里被动挨打。 👉 一键直达日本合规托管与中介模式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