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暴涨背后:首家全牌照中资券商如何落地虚拟资产交易

·

港交所最猛开局:60分钟上涨90%

6月25日港股开盘钟声刚落,国泰君安国际便以雷霆之势直线飙升,盘初最大涨幅接近90%。如此罕见的行情并非空穴来风——前一日晚,公司官宣已取得香港证监会批准,正式完成1号牌升级,获得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相关意见附加资格,一举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消息一出,市场资金蜂拥而入,成交量迅速放大至近3个月均值15倍以上。

👉 点击洞察加密行情与港股市场下一步共振节奏

从2015到2025:牌照升级掀开十年最大红利

牌照梯队全景式梳理

根据香港证监会现有体系,虚拟资产相关牌照被细分为五大类:

多数中资券商原本仅在第1、4类拥有资格,只能进行股票、债券等传统业务。国泰君安国际此次在第1类牌照之上引入虚拟资产附加条件,意味着可以“合法合规”把 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资产 带入传统证券账户,同时还能在买卖环节输出专业意见,客户基础瞬间扩大至140万零售与机构用户。

时间表:三步构建 “链上+券商” 闭环

  1. 2024 Q1:率先推出虚拟资产ETF结构性产品 → 为合规温床蓄水
  2. 2025 Q1:启动数码债券发行、获得代币化证券分销 → 拉高链上资产周转率
  3. 2025 Q2:完成牌照升级 → 直接开放虚拟资产交易,打通最后一道闸门

全域布局:质押、投研、IPO 一站式入口

对散户而言,国泰君安国际的方案让“用一个券商 App 就能同时买腾讯股票与比特币现货”成为现实;对企业而言,则提供了股权融资——发币咨询——二级市场流动性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1. 经纪业务:打通买卖、充提、托管

2. 投行业务:虚拟资产的IPO+并购双轮驱动

3. 资管业务:结构性产品与被动指数齐飞

4. 质押与借贷:激活存量NFT与DeFi资产

👉 怎样让虚拟资产成为新资产配置“压舱石”?操盘手思路全公开

竞争者会否一夜跟进?实地探访行业“第二梯队”

目前除国泰君安国际外,富途、老虎、胜利、盈透均已递交1号牌升级材料;而正在准备第7号牌的券商数量更是达到8家。业内人士透露,审批周期普遍12–16周,“最快年底可见第二批全牌照起量”。

更大的看点在于,中小券商正与本地交易所组成—“资金+牌照”联合体:交易所出撮合与清算能力,券商出客户与增值服务,用最低成本迅速补齐短板。

投资者该如何参与这场浪潮?FAQ 深度拆解

Q1:普通港股账户能直接买比特币吗?
A:暂时需要先开通国泰君安国际的虚拟资产服务子账户,通过KYC+风险评估即可。首日上线已支持BTC、ETH、SOL三大资产,USDT 计价,交易时间与港股同步。

Q2:持有牌照就一定会盈利吗?
A:牌照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护城河来自合规技术系统、深度研究能力与用户黏性。国泰君安国际2024年研发投入4.7亿港元,远高于行业均值,后续将迭代链上反洗钱和动态风控模块。

Q3:券商手续费会不会很贵?
A:目前公布的基础费率0.2%,前三个月推广期0.1%。与传统港美股交易对比并不会显著增加成本,高净值用户还可协商阶梯式优惠。

Q4:如果市场剧烈波动,虚拟资产被强制平仓是否会影响股票仓位?
A:系统使用子账户隔离机制:传统证券与虚拟资产各自独立保证金;极端行情下仅虚拟资产仓位可能被强平,不会拖累股票持仓。

Q5:国内投资者能直接参与吗?
A:当前仅限香港及海外合资格零售和机构投资者。若身处内地,可通过符合QDII规则的基金或专户产品间接配置。

Q6:后续政策还会收紧吗?
A:香港证监会主席在公开演讲中表示,2025年是“虚拟资产合规年”,牌照审批会保持透明公开,但风控要求会持续收紧。对于头部合规平台,属于利好而非利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写在最后:传统券商破圈的启示录

国泰君安国际的爆发,证明“老牌券商+加密牌照”才是流量与估值双修的最佳组合。当交易所在做金融产品化、加密基金在追求合规化时,具备庞大客户基础与投研基因的券商,往往能以最快速度打通链上与链下的价值通道
未来三年,香港虚拟资产日交易量有望从当前的4亿美元扩大到120亿美元,谁能率先完成全牌照、全业务、全场景的三位一体布局,谁就有资格成为下一轮牛市的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