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净吃单方量转正:新一轮历史高点在即?

·

过去两周,比特币价格悄然攀升近 15%,最新报价约 95,409 美元,单日再涨 1.7%。看似温和的反弹背后,衍生品市场却出现结构性转向:“净吃单方量” 首次回归正值,暗示多头正重新集结。也许下一根 历史K线 已经在酝酿。


什么是净吃单方量?为何它现在很关键

净吃单方量(Net Taker Volume)= 多头主动开仓量 − 空头主动开仓量。
当 30 日移动均线 > 0,且持续扩大,意味着:

CryptoQuant 数据指出,7 月以来首次转正的净吃单方量,与 2017 年牛市末段结构对齐:看涨仓位累积→短线空头回补→价格台阶式拉升。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却往往押韵。
👉 查看实时衍生品持仓透视,把握下一波起涨点


周期模型微调:把“熊市错觉”掰回“牛市中段”

CryptoQuant 另一位分析师 Mignolet,对经典的市值周期曲线进行了时间轴修正:传统指标因为 滞后 而把最近的价格回撤误判为熊市开端;改用滚动调节后,那段看起来灰暗的区域,实际上只是 2021 年高点的二次回踩,可理解为“超长版上车窗口”。

另一佐证来自 资金费率 的第四次年内探底。过去三次出现类似读数后,均在 6–9 周内创阶段新高。


微观盘口变化:谁在偷偷吸筹

Glassnode 链上数据显示,过去 10 天:

  1. 交易所 BTC 余额减少约 18,700 枚
  2. 拥有 1–10 枚比特币的中鲸地址新增 2,730 个,创三个月高点;
  3. 长期持有者(LTH) 供应占比跌破 69%,短线资金对价格波动更敏感,为后续拉升提供“干柴”。

搭配衍生品多头增加的场景,可以视为现货筹码移至冷钱包,为潜在冲击前高锁住浮动供应。
👉 学会识别链上吸筹信号,提前布局回撤买点


投资者常见问题 FAQ

Q1:净吃单方量翻红就一定大涨吗?
A:不保证。它只给出概率优势。过去十年中,30 日移动平均由负持续转向正后,30 日内价格创阶段新高的概率约 67%。仍需结合宏观流动性、消息面等多维验证。

Q2:衍生品占比过高会不会加剧爆仓?
A:确实。杠杆过重会导致短期剧烈波动。但当前资金费率仍处于 0.005–0.015 区间,杠杆并未失控;若瞬间飙升至 0.05 以上,则需警惕回调。

Q3:链上交易所余额减少一定是利好?
A:需要区分是转至冷钱包还是跨所搬砖。可配合观察大额流出后地址标签是否为机构托管,才能确认是真正的长期锁仓

Q4:周期模型出现偏差怎么办?
A:把时间窗口缩短至 7 日或 3 日滚动,体感误差会大幅降低;同时与期权偏度(skew)对照,双向验证。

Q5:98,800 美元突破失败会怎样?
A:若周级别再次收于 92,000 以下,则视为虚假突破,下方首要支撑 88,500。届时衍生品多头可能被迫降杠杆,净吃单方量或瞬时转负。


情景推演:接下来三个月可能出现的三种剧本

  1. 剧本 A:加速冲刺(概率 45%)
    98,800 突破站稳 → 链上 MVRV 回到 3.2 → 媒体 FOMO → 快速上冲 125,000–135,000 区域。
  2. 剧本 B:震荡蓄力(概率 35%)
    95,000–105,000 箱体反复拉锯,资金费率回落,长期持有者缓慢出货;等待美联储议息会议落地后,再选方向。
  3. 剧本 C:深度回撤(概率 20%)
    宏观黑天鹅(宽松政策转向或监管突发)引发合约爆仓 → 价格短暂失守 85,000,净吃单方量深跌负值;随后现货买家逢低吸入,形成“双底”再攻。

实战小结: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谨记:市场总会给纪律性强的参与者回报;而论情绪,则永远奖励最早看到信号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