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com 如何借力 AWS 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视觉内容大提速

·

核心关键词:Crypto.com、AWS、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觉内容、视频制作、图像生成、可扩展性、机器学习、SageMaker、客户参与度

概览:从原型到量产的挑战

Crypto.com 是一家服务 90 个国家、用户规模破 1 亿的加密货币交易所。随着全球需求激增,平台急需在数小时内就能输出大量贴合品牌调性的营销图与短视频,用于 App 弹窗、社媒广告和 KOL 合作。过去,他们用 Amazon EC2 手动搭建环境,每次加载十多个 G 级的大模型,要等 20 分钟以上,严重影响了节假日流量高峰的敏捷响应。

最令人挠头的痛点集中在三点:

  1. 部署慢:手动配置 GPU 驱动、依赖库和安全端口,浪费开发工时。
  2. 加载慢:大模型未做高性能存储挂载,IO 拖住生成速度。
  3. 审核难:缺乏实时内容合规检测,运营团队只能靠肉眼抽查。

机会:用 AI 驱动的视觉内容引擎抢赛道

在 Web3 快速演变的 2025 年,谁能更快推出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内容,谁就能赢得用户注意力。Crypto.com 决策层意识到:与其继续打“人手补贴流量的消耗战”,不如打“AI 自动化的效率战”。以 “60 秒出图、2 分钟出片” 作为 OKR,他们锁定了 生成式人工智能 + 云平台 的组合拳,目标是在不增加人手的前提下,将视觉内容产能扩张 5 倍,同时把发布新功能的时间从月级压缩到周级。

为此,平台列出三大绩效指标:

👉 点击了解他们如何用 AI 生成模型实现秒级上线

解决方案:三步打造全托管视觉内容引擎

第一步:用 Amazon SageMaker 全盘托管

第二步:共享高性能存储 + 容器标准化

Crypto.com 把训练权重、LoRA 插件、缓存模型统一迁入 Amazon FSx for Lustre,吞吐高达数百 GB/s,保证同一模型在云盘与训练节点瞬间同步。所有推理代码打包成 ECR 镜像,CI/CD 一键推送;运维人员只需关注业务逻辑即可,系统会根据负载自动把 EC2 G5 实例从 2 台扩展到 40 台,以应对冲上热搜的紧急需求。

第三步:内置内容审核,兼顾品牌安全

使用 SageMaker 端点外接一个轻量级内容审核模型,对每一张生成图实时打分:色情、血腥、盗版元素 300ms 内触发拒审。由此,平台可在浪潮式流量下依旧保持品牌一致性,避免社群投诉与下架风险。

团队数据:

“以前一次模型迭代要差不多两周,SageMaker 把周期压缩到三天以内。”
——Sunny Fok,Crypto.com 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主管

成果:迭代提速 50%,内容质量翻倍

正式实施 3 个月后,Crypto.com 提交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他们将这种“自动生成+人类精修”的流程称为“AI+HI”,极大提升了设计师与数据团队的协同效率。

👉 如何用 AI 把创意变爆款?立即查看全流程演示

FAQ:带你快速消化疑点

Q1:Crypto.com 为什么不用自建机房?
A:自建 GPU 机房投资周期长达数月,且需要重资产采购;借助 AWS 的按小时计费与全球节点,Crypto.com 可将资本支出转为运营支出,当天即可开始实验。

Q2:生成式 AI 会不会导致作品雷同?
A:平台在 SageMaker 上部署了多模型竞争池,每次随机抽取不同 LoRA 权重及风格种子,多样性指标通过实时监控确保“千人千面”。

Q3:内容审核错误拒绝率高吗?
A:目前误判率 < 2%,团队在端点旁部署人工复审按钮,一键回滚错误拒绝,兼顾效率与品牌安全。

Q4:推理成本如何进一步降低?
A:未来会引入 SageMaker Serverless Inference,仅在触发时分配 GPU,高峰期自动弹性,零流量的深夜时段零成本。

Q5:需要多少名数据科学家才能落地?
A:Crypto.com 的团队仅 6 人,即可完成从训练、部署到维护的全流通过程;云托管将 70% 的底层工作自动化,大幅减少人力投入。

Q6:如果出现新的开源模型怎么办?
A:SageMaker 容器化架构支持“即插即用”,开发者在 GitHub 下载权重后,只需修改 Dockerfile 一行路径即可完成上线。

下一跳:把视觉经验复制到音频与 NFT

Crypto.com 已计划将这套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系延伸到声音合成及动态 NFT,保持品牌在 Web3 叙事 中的想象张力。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演进,他们预计 2025 年内把“内容日产量”翻十倍,而不会让运营同学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