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风起云涌,信息与噪音并存。在成千上万的声音里,Benjamin Cowen 凭借一套量化分析方法论脱颖而出,成为无数投资者眼中的“信息过滤器”。本文将拆解他主导的 Into The Cryptoverse 及其背后的核心思路,帮助你在加密投资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Benjamin Cowen 的成长轨迹与核心使命
从理论物理博士到 YouTube 顶流分析师,Cowen 的转型并非偶然。早年在高校实验室里,他惯于用数据模型验证假设;来到加密圈后,他把同样的科研精神迁移到 K 线图上。Cowen 的目标始终如一——用数据而非情绪解读市场,带领观众看懂币价背后真正的宏观驱动。
- 硬核背景
博士阶段的严谨训练,让他对误差、样本偏差极为敏感;在预测 BTC 波动时,他会刻意剔除噪音数据,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武断结论。 - 专注量化
他一再强调:“我们不是猜测,而是量化概率。”例如,他会用 50 周均线作为观察长周期趋势的锚点,再配合链上数据(如交易所净流入)验证动量。 - 公开透明
Cowen 几乎每段视频都会展示原始数据与公式,哪怕观众并非统计专业,也能看到推演全过程。这与圈内部分“喊单 KOL”形成鲜明反差。
Into The Cryptoverse:Crypto圈最被低估的“免费课程”
Cowen 创立的频道 Into The Cryptoverse 并非单纯“看涨跌”。它更像是一场系统化投资教育的公开课,目前已覆盖以下栏目:
1. 技术面专场:从均线到波动率
- 200 周均线:被 Cowen 视为 BTC 的终极支撑,屡次在熊市中验证成功。
- 对数回归通道:将价格走势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过滤短期 FUD。
- 波动率热力图:用颜色深浅揭示高风险时点,帮用户择时减仓或对冲。
2. 宏观透析:不是每个利好都“真利好”
Cowen 常把 CPI、加息预期、美元指数与比特币相关系数做成可视化图表,提醒观众:
“没有脱离宏观的孤岛资产,只有迟到的联动。”
3. 链上侦探:数据不会说谎
- 交易所余额变化
大额流入往往预示抛压;相反,持续流出可能酝酿新一轮上涨。 - 长期持有者 (LTH) 指标
当 1 年以上未动的币突然大量活跃,需警惕“老司机”减仓。
Deflationary Coins:寻找“真通缩”资产
除了在 YouTube 输出硬核研究,Cowen 还创设 Deflationary Coins Telegram 社群,主打“只聊真通缩”的引导原则。
- 杜绝套路:严审代币合约,确保存在真实销毁机制,而非靠营销话术。
- 案例分享
一旦某条链开始 EIP-1559 式燃烧,Cowen 会用图表展示燃烧率与币价正相关区间,让成员直观理解通缩的价值捕获。
三大实战金句:投资者可立即上手的思考框架
- “宏观潮汐决定方向,链上数据确认刹车或油门。”
- “不要在周线图下行时谈价值投资。”
- “任何点位都应该提前设置止损,市场不会给你第二次同情心。”
将这三句话贴在你的交易终端,大概率能回避 80% 的情绪化操作。
FAQ|读到这里你可能想问的 5 个问题
Q1:Benjamin Cowen 策略对散户友好吗?
A:友好。他不推荐高杠杆,常用周线级信号,给足反应时间;小仓位也能跟上节奏。
Q2:不会写代码,如何跟上量化思路?
A:高频代码并非必须。Cowen 的公开表格与 TradingView 脚本已作简化,会用 Excel 就能调试 70% 的参数。
Q3:他只分析 BTC 吗?
A:BTC/ETH 是主线,但同样用宏观视角覆盖美元指数、纳斯达克、黄金,形成“加密—传统市场”联动框架。
Q4:Deflationary Coins 社群收费吗?
A:Telegram 社群完全免费,仅有基础审核机制,防止广告泛滥。
Q5:熊市还能用这套方法吗?
A:更要用。Cowen 多次在 2022 年熊市直播中提前指出反弹区间,正因为熊市情绪极端,量化工具捕捉“情绪偏离”反而更精准。
可视化指标速查表:一文看懂 Cowen 常用工具
- 200 周 SMA
经典长线支撑,判断“比特币到底贵不贵”。 - MVRV-Z Score
大于 7 代表顶部区域,小于 0 提示底部区间。 - 真实通膨率 (Realized Cap) 对比法
将链上持币价格加权后,看与市值的差距——低估即机会。 - 美元指数 (DXY)
美元走强通常压制比特币,反向信号不可忽视。
写在最后:从“听消息”到“读数据”,只差双击订阅
Benjamin Cowen 走红的真正原因,并非预测神准,而是把“如何思考市场”的方法论开源。下一次大跌来袭,当被漫天利空淹没时,你能否沉住气调出那张 200 周均线图?如果答案依然是“先等等大 V 怎么说”,那说明你的投资体系尚缺关键一环。
打开 Into The Cryptoverse,花一集 15 分钟时间,跟随 Cowen 把心跳调回数据的节奏——或许你就此跨越从“跟随”到“自洽”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