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vo全景解读: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如何用期权与永续合约重塑DeFi中央订单簿体验

·

开篇速览

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DeFi Perpetuals)长期以来被“低速、高滑点”难以扩张所困扰。Pantera Capital 最新公开的早期投资标 Aevo,用一条定制 Aevo L2 Rollup 与撮合-结算分离的混合模型,把性能差一口气拉高到 5,000 TPS,总成交额已突破 300 亿美元

关键词: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Aevo Rollup、永续合约、期权、Pre-Launch 交易。

产品矩阵:三位一体的加密衍生品武器库

永续合约:杠杆高达 20× 的长空头套

期权链上订单簿:自定义到期、行权价一看就懂

Pre-Launch Token 期货:抢跑未上市场

👉 想第一时间埋伏下一个百倍币?直达战场

技术架构:为什么速度比传统 DEX 快 10 倍

  1. Aevo L2 Rollup
    基于 Optimism Stack 深度定制,压缩 calldata、批量结算、秒级确认
  2. 链上结算 + 链下撮合
    既保留去中心化安全,又让挂单、撤单几乎零 Gas
  3. 模块化桥接
    一笔存款 1 分钟到账,跨链提币自动路由多签 + 全额审计

👉 点此查看 Aevo L2 实时吞吐量与费用对比

Ribbon Finance 变身 Aevo:3 年完成 0→350M TVL 进化

诞生于 2020 年的 Ribbon Vault 仅用链上期权策略就做到:

2023 年底团队意识到:用户需要的不仅是被动赚权利金,还要能自主下单、随意做多做空。于是 Aevo 作为二代版图正式官宣,承接 Ribbon 资产管理经验,纵向拓展永续合约与 Pre-Launch 区。

团队基因

Julian Koh:康奈尔计算机毕业,前 Coinbase 加密托管负责人,曾在 Metastable Capital 主导尽调。

Ken Chan:前 Zilliqa 研究工程师,Coinbase Prime Brokerage、资产增值业务核心成员。

两位联合创始人把投行级风控思路写进 Aevo 的智能合约,将华尔街期权簿搬到 DeFi。

使用场景:散户、做市商、机构三分天下

举例:某 10M AUM 对冲基金用 BTC 永续合约 对冲正股头寸,再用 ETH 双周看涨期权 收权利金补充 Gamma 风险,整体节约 30 % 资金占用。

FAQ|读完这篇你还想问的 5 件事

Q1: Aevo 会不会像其他新链一样停链升级?
A1: Aevo L2 已支持 无状态升级,可在不停机情况下部署新版合约。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5 分钟的计划外停机。

Q2: 交易深度与成交量主要来自哪儿?
A2: 近 60 % 量由链上做市商提供,40 % 来自社区交易者;官方不做库存,价格由市场决定。

Q3: Pre-Launch 期货最终交割规则?
A3: Token 一经 TGE 登陆主流交易所,合约自动转为标准永续,交割价取前 10 分钟 TWAP。

Q4: 是否需 KYC?
A4: 目前 无需 KYC,用户仅需连接钱包,不过美国、加拿大等受限司法区 IP 被屏蔽。

Q5: 资金安全如何保证?
A5: 全额链上清算、合约已接受 Three Sigma、OtterSec 两次独立审计;撬杠预算 > 200 万美元实时穿仓保护基金。

未来路线:下一个百亿美金平台?

  1. 跨链保证金:将 Solana、Cosmos 资产映射至 Aevo L2,实现多条链共享同一份保证金
  2. 自动化策略 Vault 2.0:Ribbon Vault 经验“下放”至普通用户可以一键跟单的策略店
  3. 机构衍生品:推出 BTC/ETH波动率指数、期限为季度的结构化票据

DeFi 生态每出现一次重大升级,都会让衍生品层先行放量。从期权 Vault 衍生到 链上期权 + 永续 + Pre-Launch 三发齐射,Aevo 把看似冷门的工具做成产品化体验,为下一轮牛市垫好最后一层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