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价格暴涨全记录:奇亚币挖矿瓜分大容量机械硬盘与SSD,谁能稳住供应链?

·

关键词:硬盘价格暴涨、奇亚币、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空间与时间证明、挖矿热潮、Chia挖矿

一场猝不及防的缺货潮

人人都以为只会发生在显卡的疯抢,如今已蔓延到更基础的存储部件——磁盘。自 2021 年 4 月中旬起,16 TB、18 TB 甚至 20 TB 的机械硬盘率先断货;紧接着 1 TB NVMe 固态硬盘也迅速售罄。奇亚币(Chia)正式成为引爆市场的新燃料,而硬盘价格暴涨让普通玩家直呼“生无可恋”。

奇亚币到底改变了什么?

  1. 省电为核心的共识模型
    传统 PoW 消耗可观算力和巨量电力;奇亚币的 空间与时间证明 则要求矿工一次性写入大量冗余数据后,持续占用空闲空间即可参与出块。能耗骤降 90% 以上,却把硬件压力从显卡搬到硬盘。
  2. 门槛更高的“土地抢滩”
    矿机拼的是 TB 数而非哈希率:盘位越满、容量越大,中奖概率越高。现在一张 16 TB 盘 ≈ 一张昔日 RTX 3080 的戏份,大容量机械硬盘成为刚需。
  3. P 盘期对 SSD 的“速杀”
    开矿第一步要用高速固态硬盘批量绘制(Plotting)临时文件,一块 2 TB NVMe 在一周内就会被写入上百 TB 的 WAF。于是中高端固态硬盘也被踏平,厂商不得不紧急调涨出厂价或干脆限购。

价格变动的 72 小时快照

👉 如何用 Actual 价格追踪器第一时间捕捉硬盘行情异动?

市场连锁反应:从 NAS 到整机一路受控

  1. NAS 玩家被劝退
    个人四盘位 NAS 原本装 12 TB×4 足矣,现在却面临“要么加价 1,500 元一块,要么空盘运转”。不少渠道商打出“劝退帖”:“非矿需求等 8 月后再看。”
  2. PC 整机厂商急调套餐
    爆款海景房整机迫于成本,临时将小容量 SSD 当系统盘、机械硬盘直接取消选项;DIY 论坛里“装机无盘党”人数暴涨。
  3. 二手平台上演魔幻现实
    闲鱼出现“0 通电国行硬盘”“矿盘终身质保”等奇葩描述,价格挂得比电商全新还贵。懂的都懂:在奇亚币热度退潮前,这就是一场对赌。

FAQ:关于奇亚币与硬盘投机的 6 大疑问

Q1:奇亚币真的省电吗?会不会像比特币一样走向能源黑洞?
A:就 挖矿过程 而言,奇亚币确实电费占比低。但全网硬盘翻倍后,产能与淘汰带来的碳排不可忽视,节能只是把能耗转移到制造端。

Q2:普通用户还能买到平价硬盘吗?
A:建议盯紧每周官方补货时间点,或将容量需求下调到 8 TB 以下,矿工对 10 TB 以下容量兴趣有限。

Q3:已经买到的机械硬盘可以加防护层延长寿命吗?
A:奇亚币挖矿读取比例远高于家用场景,24×7 运转会让传统 NAS 盘提前老化。保持通风+防震动仍是最实用方案。

Q4:SSD 被“写爆”的风险有多大?
A:用于 P 盘的 TLC 盘理论寿命约 0.4 DWPD;极端玩家一周 200% DWPD,一个月就能报废。把 SSD 当消耗品心态才合理。

Q5:硬盘厂商会不会推出“矿盘”把价格锁死?
A:已有多家厂商在测试奇亚专属版本,使用 QLC+掉速策略来限制二次流通,CPU 绑定时效可能变相冻结二手市场。

Q6:现在入场挖矿还来得及吗?
A:全网空间已超 18 EiB,单 TB 收益已跌破 0.01 美元;除非电费为 0,否则回本周期拉长至 700 天以上。👉 计算奇亚币当前收益与回本周期的简易工具

玩家与矿工的博弈:谁能笑到最后?

据行业分析师统计:硬盘价格暴涨通常为 45–60 天周期,若奇亚币多头情绪降温,最快第三季度即可回归理性。

尾声:前夜狂欢还是持久变局?

奇亚币作为 PoST 赛道先行者,确实让更多目光聚焦到存储型挖矿。但 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终将回归其基本面——容量升级曲线与 NAND 制程迭代。这场突如其来的缺货,或许会成为固态硬盘分水岭:消费级与挖矿级正式割裂。当下一波需求来临,市场也许已经学会用更精准的管理手段,让存储王国的价格不再轻易被一枚小小的新币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