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会正式通过《加密资产新法》:虚拟货币全面更名、冷钱包强制化与监管升级

·

日本立法机关最新通过的《基金结算法等修正案》不仅把“虚拟货币”一词扫进历史,更以冷钱包强制化ICO纳入监管热钱包100%准备金等重拳,重塑日本加密资产市场。以下是新法的核心要点、落地步骤与潜在影响盘点。

一、法案通过时间线

二、三大规范关键词

  1. 加密资产(Crypto Asset)
    “虚拟货币”已成过去式,未来官方文件、交易所宣传页、财报将统一使用“加密资产”这一标准化术语。
  2. 冷钱包托管(Cold Wallet Custody)
    用户大部分加密资产须离线存储,切断网络攻击链路。
  3. 白名单制度(Coin Listing Notification)
    交易所若要新增或替换交易的加密资产,必须提前向FSA报备,接受合规性审查。

三、细则逐一拆解

3.1 加密资产托管双轨制

3.2 ICO监管框架

3.3 杠杆与保证金

四、对现有交易所的影响

👉 深度解读:日本加密资产合规清单如何让散户更安全?

五、加密企业与投资者应对策略

  1. 交易所端

    • 采用多重签名冷钱包+异地备份策略,确保单点故障不丢币;
    • 为热钱包投保网络犯罪专项保险,覆盖黑客事件。
  2. 普通投资者

    • 核实交易所是否公示链上地址与余额截图
    • 谨慎使用高杠杆,牢记4倍杠杆天花板已写进法条。

六、行业潜在连锁反应

七、常见疑问Q&A

Q1:法案生效后,比特币还能在日本便利店买咖啡吗?
A:只要咖啡店合作的交易所完成升级并通过FSA季度检查,链上支付未被禁止,客户体验不变。

Q2:个人投资者一定要用官方指定冷钱包吗?
A:无需。新法约束的是交易所托管环节,个人自托管方案不受监管,但需自行备份助记词。

Q3:若交易所之前说过的“虚拟货币投资计划”广告,会被追责吗?
A:追溯期为法案生效之日起一年,2020年6月前自愿整改可免罚,之后仍投放违规广告将依法处罚。

Q4:ICO必须在日本本土注册吗?
A:面向日本投资者即受管辖,无论注册地在哪。可通过日本法人与海外子公司联合架构,但仍需FSA审核。

Q5:杠杆4倍以外,是否有面向专业投资者的豁免?
A:FSA暂未有豁免条款,后续可能另行制定“专业交易者”子法规,目前所有账户一视同仁。

👉 一键查看:2025年日本加密资产合规交易必修课

八、小结与展望

日本此次“加密资产”立法把用户安全置于首位,冷钱包、准备金、披露、审计四大工具交叠使用,几乎不给黑客与黑心交易所留下灰色空间。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合规将降低系统性风险;对于技术服务商,标准愈严迎来的却是增量市场的黄金时代。下一站,或许在全球最严苛、也是最安全的加密资产交易生态里,日本会再次成为“数字资产银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