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值得关注的 10 大 Layer 1 公链深度解析

·

2025 年的区块链舞台,Layer 1 公链仍是最底层、最具决定性的赛道。它们不仅是加密货币的结算层,更是万亿级去中心化应用的地基。本文用通俗叙事梳理十大潜力公链,同时给出可行的投资策略与技术观察点,帮助你在下一轮行情来临前抢占先机。


为什么 Layer 1 依旧是价值锚点?

比特币的网络效应、以太坊的生态护城河、新兴公链的百倍性能,共同巩固了“可靠的 Layer 1”在投资者心中的“数字不动产”地位。它们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三点:


入场之前:Layer 1 加密资产的五步投资法

  1. 摸透技术架构
    PoW、PoS、DPoS、HotStuff 等不同共识直接决定 TPS、能耗、去中心化程度。
    关键词:共识机制、节点分布、手续费模型。
  2. 锁定赛道轮动
    DeFi、NFT、链游、AI+Web3 会先后带动不同公链的活跃度;将资产分散到各赛道龙头链,能有效稀释主网流量激增带来的不确定性。
  3. 追踪版本升级
    区块大小、分片进度、零知识证明(ZKP)实现、EIP 更新,都可能导致“技术 beta” 转变成“价格 alpha”。
  4. 设置止损区间
    高波动的 Layer 1 代币适合“周期性再平衡”,而非盲目做钻石手;长期仓位控制在总资产 30% 以内,可兼顾稳健与进取。
  5. 紧盯治理与国库
    理事会或 DAO 通过的拨款提案往往预示接下来 6–12 个月的资金流向与热点赛道。

2025 十大 Layer 1 公链清单

注:排名不分先后,核心价值分析基于“技术落地程度 + 开发者增速 + 真实交易量”三大指标。

1. HeLa —— 模块化“现实场景”链

2. Ethereum(ETH)—— 智能合约时代的“操作系统”

3. Solana(SOL)—— 高并发 Meme 交易首选

4. Polkadot(DOT)—— 异构多链的互联枢纽

5. Avalanche(AVAX)—— 一键发链最小化可行产品

6. Cosmos(ATOM)—— 区块链的“因特网”

7. Algorand(ALGO)—— 绿色金融企业级链

8. Tezos(XTZ)—— 可自我升级的链

9. NEAR Protocol(NEAR)—— 分片即体验的公链

10. The Open Network(TON)—— “社交血液”注入链


技术升级三驾马车:分片、ZKP、互操作


治理与社区:不能被忽视的估值变量


常见问题 FAQ

Q1:新手想入场 Layer 1,是先买 ETH 还是博新的黑马?
A:先用 60% 资金建立 “Beta 仓” —— ETH、SOL 等流动性充足;剩余 40% 以小额定投形式布局 HeLa、NEAR 等潜在黑马,降低错失风口的成本。

Q2:质押 PoS 公链会锁定流动性,怎么办?
A:选择支持流动性质押(LSD)的平台,比如验证节点提供的 stETH、sSOL,可同时在 DeFi 借贷平台作为抵押品二次出击。

Q3:机构都开始推 ETF,小散还有优势吗?
A:ETF 通常锚定 BTC、ETH 等巨无霸,对小市值优质 Layer 1 影响不大;尽早埋伏高成长链的“技术 Beta”仍是中小资金的主战场。

Q4:如何追踪开发者活跃度?
A:将 GitHub API 与链上合约数量加入到自定义看板;或者使用 🎓 全网最硬核的链上人气追踪利器,立即验证项目真假繁荣 的智能工具,一键识别谁在“真干活”。
👉 解密项目真伪,从查看代码开始!

Q5:怎样有效分散投资组合?
A:按“大成长期”与“早期爆发期”两条曲线布仓;同时在中枢交易所上线新型质押产品,让资金双向流动,锁定收益同时保持子弹。


写在最后

Layer 1 赛道像一片不断拓宽的新大陆,谁能在分片、跨链、绿色金融三条主航道上率先落地真实场景,谁就把持下一轮牛市的叙事权。2025 年的主旋律将从“造链潮”过渡到“用链潮”,抓住落地应用和开发者口碑两个风向标,就是抓住了最大的 alpha。
👉 现在就创建你的专属 Layer 1 投资组合,用数据而非情绪决定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