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urrency Group 设立 Yuma,全力加速 Bittensor 去中心化 AI 生态

·

2024 年 11 月,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宣布成立全新子公司 Yuma Group,聚焦于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协议 Bittensor 的建设与推广。此举标志着 DCG 继 2021 年首次投资的三年后,进一步深化对加密与 AI 融合赛道的押注。

Yuma Group 的定位与使命

Yuma 的出现并非简单扩表,其名称直接呼应 Bittensor 核心“Yuma Consensus”协议,意在同步经济激励与技术创新两大维度。DCG 创始人 Barry Silbert 将继续掌舵 Yuma,对外传递清晰的信号:资本、技术、运营三个维度的资源都会向 TAO 代币及其生态倾斜。

抢滩万亿 AI 市场的三大战略支点

  1. 纵深技术扶持
    Yuma 已设立 10,000 TAO 的专项研发基金,资助新秀团队可在 90 天内完成原型验证,剧本参考传统 Web2 云厂“3 个月 MVP + 2 轮扩融”标准。
  2. 机池与验证节点双轮驱动
    矿工贡献算力→验证者评估质量→Yuma 再加入二级市场流动性,用“机池+做市”模型平滑价格曲线,减少矿工被动砸盘风险。
  3. 二级市场推波助澜
    通过与顶级做市商合作,Yuma 计划为 TAO 设立深度流动性池,提高出入金效率,降低滑点,进而吸引更多 TradFi 资金跨足 AI 赛道。

👉 点击了解 TAO 近期资金流向和潜在超额收益区间

FAQ:关于 Yuma 与 Bittensor,你最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Q1:Yuma 会给普通用户带来哪些机会?
A:普通投资者可通过质押 TAO 获得“VC 级”项目空投;开发者则能通过测试网获取早期算力补贴,降低试错成本。

Q2:相比 OpenAI 的中心化公链,Bittensor 的最大卖点是什么?
A:无需排队 API、无需支付高额费用,网络收益直接与模型贡献挂钩。简单说,你贡献 1% 的算力即可获得 1% 的流量与激励,透明可验证。

Q3:DCG 曾陷入 Genesis 风波,这次投资底气何在?
A:Genesis 偿债计划已完成 87%,DCG 净资产仍超 30 亿美元;再加上 Grayscale ETF 系列产品每周稳定管理费流水 500–700 万美元,Yuma 有充足弹药打持久战。

Q4:Subnet 孵化器申请门槛高吗?
A:MVP 阶段只需展示模型在“文本摘要、代码补全、数据存储”三类任务中的任一技能即可,无需完整商业化方案,降低早期门槛。

Q5:Yuma 是否会发行新代币?
A:官方口径为“专注 TAO,不叠加 Tokenomics 复杂度”。所有孵化收益最终回到 TAO 的价格与流动性。

DCG 的纵深布局:从灰度到 Yuma

过去三年,“灰度”一词几乎等同于加密机构化。如今,Yuma 正在抢位下一个叙事。Grayscale 让机构「买得到」;Yuma 则希望让顶尖人才「想进来」。

未来可以预见:Bittensor 主网第一个 GPT-Level 大模型跑通后,Yuma 或推出模型即服务(MaaS)收费层,一举打通“模型-链-币”商业化闭环。

👉 查看实时 Bittensor 网络算力分布与 TAO 铸币曲线

小结与展望

Yuma Group 的诞生,让 DCG 从“买矿机、设基金”的旧时代进化到“孵化模型、运营生态”的新格局。对开发者而言,资源与激励前所未有地缩短;对投资者而言,TAO 或将同时汇聚算力叙事与资金流向。只有当模型竞赛一次次在链上完成验证,“去中心化 AI”才能真正摘掉滤镜,成为千亿市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