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飙升为何成了币圈上涨“导火索”
当传统市场还在争论美联储何时再次降息时,加密圈焦点已锁定在一条宏线索:M2货币供应量。
链上数据显示,美国M2自年初触底后连续三个月回升,最新读数较2024年低值“猛增”3.8%。历史复盘惊人一致——比特币、数字资产、加密货币价格几乎与M2呈“镜像”上扬。
21Shares研究策略师Matt Mena指出,M2回暖往往意味着场内“沉睡资金”开始寻找高β投资标的,比特币正是流动性囤积的第一站。简单换算:若M2全年继续扩张4%,按过往弹性系数,比特币价格可望同倍反应。
机构模型:年底冲向15万美元的推演逻辑
数据验证:十年之间的三次“同步舞步”
- 2016–2017:M2年增7.7%,BTC从950美元涨至峰值19,800美元,涨幅20.8倍;
- 2020–2021:M2年增25%,BTC从3,800美元升至64,900美元,涨幅17倍;
- 2023–2024:M2短暂收缩,BTC横盘一年;
结论:历史对比、时间窗口、上涨倍数均显示M2扩张对比特币存在“加速度”。
估值测算:15万美元如何得出
以2024年末币价60,000美元为基线:
- 货币乘数假设:温和通胀环境+财政扩张;
- 资金流向:传统机构配置比例从2.5%提升至5%;
- 上行弹性:BTC对M2的敏感度保持0.7倍不变;
模型跑完,15万美元成为最保守的“年化目标价”。市场普遍把此价位当作新一轮加密牛市的风向标。
三大场景拆解:资金流入路径
场景一:ETF申购潮
现货ETF持续吸金,美系公募开始配置比特币资产,一步将美元需求注入加密市场。
场景二:降息通道
美联储重启宽松,短端利率下探,数字资产“无风险收益差”放大,仓位再平衡。
场景三:全球央行购金潮外溢
各国央行在外储多元化进程中,首次把加密标的纳入储备测试,实质性买盘推高比特币价格。
机遇与风险:15万美元前的波动带
机遇
- 流动性拐点明确,宏观转暖;
- 链上活跃地址数创新高,网络价值提升;
- 矿工抛压低于减半预期,供给端收紧。
风险
- 监管突袭,ETF资金被迫回撤;
- 黑天鹅导致美元流动性短暂收紧;
- 美股巨震引发联动挤兑。
FAQ:关于M2与比特币价格你必须知道的6个问题
Q1:M2到底是什么?
A:它是“货币供应量”中的一种衡量口径,包含现金、支票、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被广泛视为市场“活水”指标。
Q2:M2上涨一定会带来加密牛市吗?
A:历史上相关性极高,但并非必然。需配合监管环境与机构配置趋势,数字资产才能获得溢价。
Q3:普通投资者如何用M2做交易决策?
A:关注FRED公布的月度M2数据,若连续两月环比>0.5%,可视为加密市场做多信号之一。
Q4:除了比特币,还会有哪些币种受益?
A:高流动性标的如ETH、SOL以及加密货币大盘指数代币,弹性更佳。
Q5:能否用理财产品对冲暴涨暴跌?
A:可选阶梯式保本理财、波动率套利策略或定投标的;但需注意底层资产杠杆。
Q6:15万美元后行情会怎样?
A:量化模型显示价格快速拉升后通常伴随30–50%回撤,然后进入2–3个月整理,孕育下一波结构性行情。
结语:做足功课,别让流动性把你甩下车
无论年底目标看齐10万还是15万美元,比特币牛市的风已经吹起。厘清M2与加密货币的脉络,把握每一段资金流向,才是穿越周期、财富倍增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