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四大区块链ETF

·

区块链技术不仅驱动着加密货币,也正在重塑银行、供应链、数字身份等多条赛道。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区块链ETF是快速捕捉产业红利、降低个股波动风险的有效方式。以下精选四只在2025年仍具竞争优势的区块链ETF,逐一拆解它们的策略逻辑、费用水平与组合特色,帮助你选出最契合自身需求的那一款。

为什么是区块链ETF?

区块链本质上是“去中心化账本”,交易数据被打包成不可篡改的“区块”,分散存储在全球节点中。相比直接炒作代币,投资现实世界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大蓝筹”公司,如IBM、甲骨文、Visa等,更能平滑周期波动。区块链ETF以基金形式打包多家产业链公司,投资者用较低费率即可一键分散布局,兼具流动性与透明性。

关键词:区块链ETF、去中心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长期布局


BLOK:主动管理的纯区块链打法

策略亮点
BLOK是市场上最早且规模最大的区块链ETF之一。基金经理采取主动选股法,部署约70%仓位于直接开发或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剩余30%布局与上述公司合作或对其股权投资的“助攻企业”。由于行业迭代快,主动管理可在技术风口切换时迅速调整,避免指数被动跟踪的滞后。

组合特征

👉 想用0.7%年费撬动中小盘区块链赛道?立即查看交易入口!


BLCN:市值加权、蓝筹集中

策略亮点
BLCN基于挂牌公司从区块链技术获益的“预期收益评分”来排名并做市值加权,持仓集中在流动性高、现金流稳健的大盘股。对比BLOK,它更像“低波版区块链指数”。

组合特征


LEGR:分散化+等权重双重对冲

策略亮点
LEGR兼具指数化与等权重特色。基金先筛选出深度参与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再用等权方式赋予每只个股相似权重,降低“巨头天花板”效应。由于等权重再平衡机制,每年会自然“削峰填谷”。

组合特征


KOIN:聚焦金融科技而非纯粹区块链

策略亮点
KOIN打出的旗帜是“金融科技综合解”,区块链只是其中一个考量维度。组合横跨AI风控、数字支付、云计算等多个热点,区块链权重可谓“轻若鸿毛”。在牛市中后期,投资者易质疑其“概念漂移”,导致持续资金流出。

组合特征


选购实操:券商、费用与分拆份额

👉 0佣金、零碎股交易当前已成为标配?12秒内抢先体验新账户!


常见问题 FAQ

Q1:区块链ETF与比特币现货ETF的区别?
A:区块链ETF买的是公司的业务成长,如IBM、阿里、Robinhood等;比特币现货ETF则直接追踪BTC价格,波动更剧烈且与区块链公司盈利无关。

Q2:主动型ETF真的值得付更高费用吗?
A:在高度前瞻且壁垒变化快的赛道,主动经理可以迅速减仓泡沫资产、加码新兴龙头。从历史净值曲线看,BLOK的主动策略在多次技术升级窗口跑赢同档指数基金。

Q3:费率最低的LEGR是否就是最好的?
A:费率只是挑选指标之一。LEGR等权重设计带来小票上涨时的贝塔放大,也会在小票抽血时期回撤深度增加。需结合风险承受能力、持仓周期综合衡量。

Q4:持有多久能见成效?
A:区块链商业化落地偏长周期,建议以三年为最小观察区间。每半年复核:项目热度放大但业绩兑现未见改善时,可考虑分批止盈。

Q5:能否用基金定投?
A:完全可以。多数券商支持指数基金日/周/月自动扣款,平滑波动的同时享受长期复利。

Q6:区块链监管风险如何对冲?
A:地域、行业双分散是首要策略;其次,可将全球区块链ETF与宽基指数(如标普500)做3:7配比,降低单一政策利空对组合冲击。


结语

2025年的区块链赛道已从纯叙事期步入商业落地期,选择合适ETF是押注下一轮技术渗透的先手棋。BLOK带来高弹性,BLCN主打稳健蓝筹,LEGR强调平均分配,KOIN则更像科技龙头的“加强版”。根据自身风险偏好、目标收益与持有周期搭配布局,才能在“加密震荡”之外享用真正的区块链产业红利。谨记:分散、低成本与长期视角,永远是ETF投资的三板斧。